衙內闖三國_第849節:第312章:青州之危(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後院當中,已然挺著隆起的小腹的蔡琰,正自端然扮裝,身邊熏兒和甘媚麵色焦灼,欲言又止。

諸公皆當世之士,可觀眼下之局,我主現在控四州之地,雒陽卻偏於邊地,實倒黴於控轄中原。今冀、青爭鋒,袁紹、劉璋皆弱,正我主一統北地之良機也。

她淡淡而言,目光中閃過一抹兒異色,望向東麵天涯。

蔡琰麵含淺笑,妙目微睇二人,淡然道:“你們何必多慮?我等即為夫君之妻,有些事便終是要做的,想來她也毫不會推讓的。”

天下之道,氣運循環,非此即彼,豈有萬年穩定之理?而本日之安,非在今漢天子,實賴我主之氣運鎮之。

有建議暫避其鋒,先自退往徐州或直接退往江東的;也有主張調集預備兵員,搏命一戰的;另有出言派人去與劉備媾和的,眾說紛繁,不一而同,隻把個張昭、糜竺等人吵得頭昏腦脹。

這華歆辯才便給,朗朗而言,一時候,世人皆不能語,曹操捋須含笑,點頭不已,心中極是歡樂。

便在世人吵成一團之際,俄然一個聲音在廳上響起,世人循聲看去,恰是當朝議郎,參司空軍事華歆。

廳上世人都是人精,到了這時,哪另有不曉得主公心機的?當下不再膠葛,隻撿著如何興建許昌,究竟是否攻打青州商討起來。

世人一時候群情紛繁,全部大廳之上,亂成一團。荀彧嘴巴張了張,卻終是黯然一歎,不複再言。剛纔曹操之語,彆人不體味,他卻深知主公脾氣,隻怕本身方纔那番言語,已深深獲咎了丞相,再不知進退的多話,殺身之禍不遠矣。

世人聽曹操開首兩句,不由的都是心中一震,偷眼去看荀彧。曹操那兩句話,明麵上是停歇爭辯,實則等若認同了曹洪所言,直接給東西二帝之爭定下了調子。

華歆一言喊出,目睹世人目光聚來,不由微微對勁,一甩大袖,先是對著曹操一揖,待到曹操淺笑點頭後,這才昂然道:“昔日董卓篡逆,雒陽大亂,富戶公眾遭其苛虐者不計其數。京都扶植、經濟便有所闌珊。當時,便有遷都之說。此中,不唯佞臣賊心,更多的,也是因雒陽氣運衰竭之故。而後,李傕郭汜大亂,京都雒陽更遭粉碎,我主崛起於兗州,奔千裡而扶王駕,方有臨時偏安之局。

一國之都,關乎國運,此中牽涉到政治、經濟、人丁、軍事等等各方麵的身分。可不但單隻是淺顯老百姓搬個家那麼簡樸。

曹操此言一出,廳上頓時便炸了鍋普通,這個動靜,可比之要不要趁機攻打青州來的震驚太多了。

“此番孤西涼一行,方知邊地諸侯坐大,高、張二人勾連外族,竟爾抗旨不尊,不平王命。此二賊地處京都一側,實為肘腋之患,一旦策動,豈不置京都於萬險之地?近聞許昌一地,吉祥迭現,乃王氣堆積地點。孤成心遷都於彼,不知諸公意下如何?”

荀文若跟從主公日久,卻在這件事兒上不得主公心機,可不知今後將會如何。

“諸公何必再議?丞相此議,正大善也!”

便在雒陽相府上,世人存眷東海戰局之際,身處風雲中間的青州城主府內,一乾留守之人也是焦灼惶惑,群情紛繁。

甚麼?!遷都?![

許昌地處中州,四通八達,北顧中原,南俯荊襄,西依關中,東製徐、揚。又正屢現吉祥,此天賜我主之地,遷都至彼,也更能把握東海戰事之機。如此,天時、天時、人和,皆在當時也!故而,以華歆之見,遷都許昌,大善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