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鋒漢起_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師新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寇謙之笑道:“貧道與韓道長商討後決定,在浮光山下設道場,如許便能包容得下。貧道想請楊太守派出郡兵保持次序,以免生亂。”

寇謙之下山講道時,楊安玄帶人前去巡查屬縣,冇有會晤,冇想到本年寇謙之又來了,楊安玄起家往外走,道:“有請。”

“機會很首要。”楊安玄說道:“愚看到道門之興在北並未竄改。”

楊安玄笑道:“諸位這段光陰辛苦了,上巳節好好放鬆一下。朱戶曹,你盤點一下庫存,拿些錢買些禽肉,府衙官吏每人發肉兩斤、禽蛋二十枚、粟米五石,算是愚酬謝諸位辛苦。”

“有十數人,跟從貧道都在五年以上了。”寇謙之應道。

楊安玄承諾,道:“最好能在十月之前。”

司馬尚之領受曆陽,獲得了很多庾楷搜刮地賦稅,裝得盆滿缽滿,對於有功之臣楊安玄地要求,大手一揮,免了汝南城三十萬石地上介。

楊安玄笑著揖禮道:“一彆經年,道長更加仙風道骨,道法精進了。”

寇謙之道:“貧道聽聞楊居士拜慧弘遠師為師,成為其記名弟子。貧道不明,居士所學為儒術,又深曉道家奧妙,為何拜佛門座下?”

寇謙之不安地擺動拂塵,嚴格意義上講南北天師道是一家,如果南邊天師道背叛,朝庭必定會平叛,本身會受甚麼影響。

寇謙之本身便是其中妙手,對楊安玄的話不會在乎,但楊安玄所說將儒家“佐國護民”思惟插手新誡中打動朝庭確切有效。

時下上巳節已成為文人雅士曲水流觴、臨水宴飲的節日,“考穀旦,簡良辰,祓除解禊,同會洛濱。妖童媛女,嬉遊河曲,或振纖手,或濯素足。臨清流,坐疆場,列罍樽,飛酒杯”,聞名的《蘭亭集序》便是描述這天雅會的景象。

楊安玄點頭承諾,想了想問道:“不知寇道長此次下山帶了多少弟子?這些人隨道長學道多久了?”

“愚知仙長成心肅除天師道舊弊,不知有何籌辦?”楊安玄反問道。

一名書吏出去稟報:“嵩山寇仙長和浮光山三清觀韓道長求見。”

寇謙之道:“這幾年貧道在嵩山授徒,閒暇著有《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十餘卷,旨在清理玄門、去除偽法,授導引、佩服之術,以‘禮度’為本,施禮拜煉丹之法,肅除舊弊。”

話語一出,歡聲雷動,個個笑簇顏開。看著堂下一片光輝,楊安玄暗哂,看來小福利要常發,步隊纔有凝集力。

浮光山三清觀觀主韓道長伺坐在寇謙之身後,趁著世人飲茶的空檔對楊安玄道:“楊太守,三月三日玉皇聖誕,貧道又邀得寇仙師前來講道,有三吳之地和廣州、益州的信眾也聞訊趕來,便連秦、燕、魏等國也有人前來,估計人數將超越五千。”

頓時便是三月三日上巳節,春和景明,百姓要集於水邊,停止斷根不祥的祓除典禮。《論語》中所記,“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孺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便是記錄當時祓禊的景象。祓禊,到水濱去洗濯,去除宿垢,帶走身上的災晦之氣,祈福將來。

“道長可在信徒當中擇有慧根之人,於浮雲山三清觀中親身講授。”楊安玄持續道:“至於那些淺顯信眾,寇道長隻要在開端和結束時與他們見上一麵便可。”

楊安玄笑道:“要朝庭支撐新法,新法必須為朝庭所用。愚方纔說過,大道相通,儒家所言‘佐國扶民’道家亦可借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