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軍事許靖提示道:“劉豫章成心摧辱秦使,是成心激憤秦國出兵,主公不成不防。”
來到長安幾日,張綱亦探聽到秦國現在狀況不佳,北有大夏襲攏,西有諸涼反叛,便連西秦國也死灰複燃。
劉裕抓緊了對廣固內城的打擊,晉軍數次登上城牆,但都被燕軍趕了返來,兩邊互有傷亡,對峙不下。
這是迄今為止廣固城中投降的最大官員,劉穆之笑道:“垣氏兄弟是燕皇的親信,他們都跳牆歸順主公,申明廣固城內兵無戰心。主公無妨厚加封賞,令媛市骨。”
垣尊、垣苗兄弟跳牆降晉讓慕容超抓緊了對城牆的節製,大臣將領巡城都要數人同業,相互監督。
姚興假裝瀏覽國書,心中苦笑不已,張綱求救他成心遲延,就是想等晉軍攻破廣固城,燕國被滅也就不消理睬救濟之事了。
琅琊王得知司馬國璠兄弟重歸晉國,讓楊安玄儘快把兩位族叔送進京來。宗室力量虧弱,司馬德文想任用司馬國璠兄弟扶助皇室。
實在姚興心中清楚,現在晉強而秦弱,廣固城指日可下,劉裕如何能夠退兵。調派使者前去勸說,不過是為了敷衍韓範,這一來一回要用二十餘天,說不定廣固城已經被晉軍所滅。
武原城有四萬多兵馬,不過量是屯軍,張鋒有些擔憂隧道:“仆帶了三萬兵馬,武原、蘭陵、承縣如何辦?”
姚興點頭道:“尹卿是老成謀國之言,就讓尚書右丞孫玄為使,前去壓服晉錄尚書事劉裕退兵。”
北青州之地被後趙、前燕、前秦耐久占據,淝水之戰後被晉朝光複,不久以後又歸南燕慕容德統統,鮮卑、羌、氐、匈奴、羯以及漢族混居,漢人並不占多數。
“朝廷有旨把這些城池交予東海郡,愚當然要遵旨行事。”楊安玄道:“剩下的兵馬愚會帶回新泰城。”
前去救燕無異於以肉喂虎,讓本來衰弱的國力更加艱钜,但是置之不睬,身為宗主國的名譽將受影響,真是進退兩難。
七月二十三日,秦國使者孫玄來到廣固外城,求見晉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劉裕,呈上姚興寫給劉裕的國書。
尚書左仆射尹緯諫言道:“秦晉兩邦交好,燕是秦的藩屬,晉國派兵圍攻秦的屬國,實屬在理。陛下可遣使前去勸說,讓劉裕退兵。如若晉軍不肯撤退,再派軍救濟不遲。”
從水路救燕一樣要顛末晉軍數處水寨,細作稟報司州海軍三千人駐紮在孟津關一帶,虎牢關亦設有關卡,秦國海軍虧弱,恐怕不是晉國海軍的敵手。
“主公,楊安玄率軍南下,武原城司馬國璠、司馬叔璠兄弟抓住慕容昱獻城投降,要防著楊安玄斷我軍後路,此事方是燃眉之急。”劉穆之提示道。
思考了半晌後,楊安玄道:“朝廷旨意已下,授楊孜敬北青州刺史,可讓九叔儘快前去到差,坐鎮北青州,臨朐城中讓慶之守禦便是。”
封氏在齊地聲望極高,封融歸降動員了全部齊地的降服,劉裕從中提拔賢才授以官職,齊郡、樂安郡百姓歸心,每天都稀有以百計的百姓帶了兵器、身背糧食前來當兵。
楊安玄密切存眷著廣固戰況,天然曉得劉裕以朝廷的名義安撫百姓,選用賢達,獲得燕國的世家、官吏擁戴,即便是東萊、廣成等郡的官吏、百姓恐怕也視其所率的兵馬為王師。如果劉裕率軍前去,說不定本地百姓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