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鋒漢起_第十一章無米之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楊佺期微微點頭,向大戶借糧他也想到了。隻是善財難捨,要從世家門閥手中要糧,並非易事。本身剛任新野太守,不好強行募糧,如果獲咎郡中門閥權貴,就算郗刺史互助也難耐久。

楊安玄持續道:“郗刺史讓父親招兵買馬,補葺城池,以防胡兵南下。父親可從哀鴻中擇青壯者擴大至軍中,加以練習充分兵力。這些人既然參軍為兵,天然要供應他們軍糧。父親能夠行文稟告郗刺史,招收了多少兵丁,讓郗刺史撥些糧草充當軍糧。”

世人齊聲應是,楊佺期揮手錶示散衙。

太守有令,世人齊聲應諾。

“不可”,數聲呼喝同時響起,皆是楊家屬人。

“哈哈,不錯,玄兒此計甚妙。”楊佺期拈鬚笑道:“他日隨為父前去拜訪新野門閥。”

楊安玄心不在焉地聽著大堂上世人辯論,不過是“冇錢冇糧”四字。

楊佺期重重地拍了一下公案,道:“賑災之事刻不容緩,先調用一千五百石軍糧賑災,明日起於四城門外施粥。每個城門每天五石粟米,分遲早兩次。”

楊佺期到任後,委派族弟楊尚保掌管賦稅大權。原新野太守韋仁將庫中所存的賦稅華侈近空,麵對空空如也地堆棧,楊尚保怨氣實足。

楊思平卻笑道:“安玄說得不錯,城裡的那些商戶個個富得流油,前兩天我夫人到充裕坊買了串南珠,竟然花了五千錢,嘖嘖,真是一本萬利。”

剛從襄陽回到棘陽,楊佺期便收到了尚書省的公文,要求各州郡縣施助哀鴻,楊佺期調集世人商討。

見大哥發怒,楊佺期隻好板起臉來斥道:“安玄,休得無禮,還不向大伯賠罪。”

“彆的,父親無妨以工代賑,讓這些流民補葺城池、房屋,平整門路開挖水溝,隻要捱到春暖花開,這些人便是父親治下的百姓。”楊安玄胸有成竹隧道。

陳深皮笑肉不笑隧道:“老夫隻是發起,行與不可自有太守做主。”

“不可。”楊思平吹鬍子瞪眼道:“軍糧乾係新野存亡存亡,一旦被秦、燕探知無糧,禍不旋踵。”

頓時就要過年,很多人指著俸祿過年,陳深當然不會開口做這個惡人。

“你說的輕巧,糧食從何而來?莫非你能變出來。”楊安遠譏道。

沉起臉,楊佺期毫不客氣地經驗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陳主簿既是朝庭官員,就當迎難而上為國解憂。也罷,既然陳主簿難堪,向大戶借糧之事我另行安排,向城中商戶捐獻由陳主簿承擔。”

楊佺期凝眉道:“這個新野太守比起我在洛陽時可難了很多。賑災是我履任以來第一件大事,若不能辦好,豈不顏麵掃地,郗刺史也會以為我無能。”

楊思平大聲道:“陳主簿,新野是胡兵南下地流派,一旦戰事起,軍中無糧引發叛變你可吃罪得起?”

大堂後門左邊內堂,是楊佺期常日辦公、待客之所。

楊佺期冷聲道:“本官在洛陽時以軍法治事,獎懲清楚。諸位同僚要經心王事,如有人推委對付壞了賑災大事,本官定要嚴懲不貸。”

楊佺期歎了口氣,道:“都說江淮富庶之地,冇想到和洛陽一樣,到處也是哀鴻,這亂世甚麼時候才氣結束。”

“叔父莫急。”楊安玄道:“小侄並非要調用軍糧,隻是臨時用於濟急,不消十天便可償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