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劉裕對北府軍的戰力充滿自傲,但卻涓滴不敢小覤雍州軍,特彆是雍州軍揭示出的軍器較著優於北府軍,輕騎的數量應當也遠在朝廷兵馬之上,劃一數量的兩軍對仗,劉裕還真不敢說會贏。
鮮卑仆渾部落、羌句豈部落、輸報部落、鄧若部落等見後秦對西秦的打擊冇有反應,感受後秦式微,棄後秦降於西秦,計二萬餘戶。
到任豫章後,劉毅命部將趙恢率一千兵馬進駐潯陽,左一道號令右一道公文,讓江州三千文武官吏疲於奔命。即便如此,劉毅對江州事件吹毛求疵,前去潯陽斥責的公文不斷於道,最後劉毅命令庾悅前來豫章聽訓。
盧循對徐道覆道:“事已至此,唯有搏命一搏。道覆你守穩始興城,愚南下奪下番禺,若事情順利則率救兵回援,不然你我鬼域之下相見。”
劉毅奏稱江州處於衝要,與揚州、豫州聯為一體,是京師的樊籬。盧循禍亂以後,江州腐敗,百姓寥落無幾,交通不便,現在燕國已平,胡人難以寇江,應將江州州府與軍政分開,厲行簡易仁愛之政,減輕百姓承擔。
不過,攻打後秦必定引來群狼環伺,起首便是大夏國的赫連勃勃會趁火打劫,西秦也會蠢蠢欲動,諸涼說不定也要從平分杯羹。對於國力弱敗的後秦不難,難的是如何應對隨之而來的群狼。
庾悅曉得劉裕是公報私仇,既氣又懼,到豫章後背上生疽,病逝。劉毅順勢上奏朝廷,請加授江州刺史之職,天子準奏。
姚弼受姚興寵任,其謀臣薑紀向姚弼建議,讓他交結尚書令、衛大將軍、常猴子姚顯以及姚興身邊掌權的大臣,讓姚顯等人替其美言調回京中任職,以圖將來。姚顯,姚興五弟,文武全才,素有雅望,深得姚興信賴。
「注(1):將作大匠,不常設。」
雷池、左裡擊敗變民軍後,夏口、潯陽、曆陽光複,劉毅迴轉曆陽城,不久上表朝廷,要求督江州軍事。
柔然國主鬱久閭兒斛律遭到北魏的壓力,因而向北魏進貢三千匹戰馬,求娶馮跋之歌女浪公主,馮跋同意。柔然與北燕結成聯盟,共同抵抗北魏。
劉毅發覺劉穆之對劉裕的幫忙極大,在背後替劉裕出運營策,很多門閥受其拉攏投奔了劉裕,深忌之。因而常在劉裕麵前提及劉穆之權力太重,將來難以按捺,但是劉裕知其情意,反而更加信賴劉穆之。
緊接著南涼與北涼相互爭鬥,互擄百姓,攻伐不止;柔然國趁拓跋珪身故海內不穩之機出兵北魏,魏皇拓跋嗣親征柔然,柔然汗在逃脫途中身逝,因其子胡久閭度拔幼年,部分擁其弟鬱久閭斛律為汗,拓跋嗣於七月中旬還師平城。
秦國更加勢弱,乞伏乾歸再次策動進犯,於越質、屈機擄走十餘部落二萬五千餘人遷往苑川。八月,乞伏乾機將都城遷往苑川。然後攻打後秦略陽、南安、隴西各郡,皆克,撤走時將百姓二萬五千餘戶十餘萬人遷往苑川和枹罕安設。
不過,姚興和乞伏乾歸都曉得,兩邊都臨時有力策動進犯,各自療攝生息,等候機會。
有感於爭戰導致各地凋敝不堪,百姓或亡或逃,很多郡縣的百姓比起二十年前獨一十之三四。劉裕奏請天子把俘獲的變民軍安設在廣陵、京口以及三吳一帶屯田,將無主的地步拿出來授於流亡山中的百姓,凡入籍者每丁授田五十畝。
琅琊王因劉裕權益太重,巴不得有人分權,以天子名義準奏,命衛將軍、豫州刺史劉毅督江州事,移鎮豫章,江州刺史庾悅歸劉毅統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