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鋒漢起_第四十七章消除隱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袁宅是回字型的院落,袁河的書房在東側。

第二天起床吃罷飯,袁河把兒子叫到書房,提筆寫下“宋延年,鄭子方。衛益壽,史步昌”十二個字,講了宋、鄭、衛、史為四姓,前麵的延年、子方、益壽、步昌的含義。

“郗刺史勿憂。”胡藩道:“吾等打扮成商賈,所販貨色被慕容垂買下,慕容垂看出楊安玄不凡,出言拉攏。楊安玄不為所動,慕容垂便讓他作為信使,送頂金冠給天子,表示邦交敦睦之意。”

看堂中諸人,聽聞慕容垂偶然南下,個個麵露憂色,如此短視苟安,萬一胡兵南下,怎能禦敵。

袁河走了,楊安玄讓他留下一封自述信,道明其所為皆是主簿陳深教唆,算是投名狀了。

華氏方知來人不是逼債,而是尋仇,神采更加煞白,想起丈夫這些年來的作為,心中悲苦,淚落簌簌。

袁河不敢出聲,華氏哀告道:“這位公子,吾家夫君再也不敢了,你就大人大量,饒過他吧。”

離家半月多,桌上的拜貼隻要三封,是朋友約他賞秋吟詩的。

袁河問道:“甚麼人?穿戴如何?”

袁河雙手撐席,身子後仰,打了個飽嗝道:“你另有事?”

看著袁河搖搖欲墜的模樣,楊安玄道:“既然到了你的家中,不請吾出來坐坐。”

先祖的蔭田早已收回,這些年家中坐吃山空,街上的鋪麵兩年前兌出,本身的陪嫁也差未幾花儘。夫君從八品降為九品,謀差更難,再照如許下去,家裡的日子將近過不下去了。

這個孝義如何來的,世人皆知,因而士林中歌頌楊安玄的聲音甚囂塵上。

…………

袁銘睜大眼睛看著袁河,父親去襄陽探友,不知帶返來些禮品冇有。

楊安玄嘲笑道:“袁河,這棘陽城怕冇有你的活路了。”

“前幾日族中派人來找夫君,想聘夫君替族中典計,說是月給五百錢,不知夫君可成心?”華氏看著袁河的神采,謹慎翼翼隧道。

有打便有拉,中正批評人物後,李拯因孝義被太守聘為職吏。

袁河喝了一口,皺起眉道:“吾一起勞累,這些東西哪吃得下。家中可另有錢,拿些來。”

驚呼聲響起,郗恢的神采凝重地問道:“道序,你說當時與楊安玄就在慕容垂軍中,如何回事?”

袁家祖上做過鎮平縣令,這處宅院是祖下傳下來的。

袁河勃然色變,喝斥道:“吾堂堂士子,豈能操此賤業,休要汙了我的耳朵。”

慣常有借主上門逼,華氏覺得楊安玄是逼債的借主,有力地倚在門框上,垂淚哀告道:“這位大爺,家中委實冇錢了,您等半個月再來,等家中收了田租,必然還上。”

華氏哭倒在地。袁河看著妻兒,萬念俱灰,喃喃語道:“袁某能夠一死賠罪,但求楊公子放過仆的妻兒。”

袁河這才扶了兒子站起家,在旁側的席上坐下。

見楊安玄臨時冇有脫手的模樣,袁河揀起地上的麈尾,心驚膽顫地引楊安玄進了書房。

一家人哭成一團,楊安玄等了半晌方道:“袁河,吾能夠給你一條活路。”

袁河還在思忖,華氏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衿。

袁河一子一女,兒子袁銘八歲,女兒袁琳十歲。

三今後,袁河化名田河,懷揣著楊安玄寫給胡彰的信,帶著楊家的兩名侍從,告彆妻兒,前去盤龍山胡家塢。

華氏拿了托盤,愁眉苦臉地拜彆。

袁河走進書房,將身上的背囊丟在矮榻上,歪坐在席上翻看案上擺放整齊的拜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