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_第十七回 宋太宗議征北番 柴太郡奏保楊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日朝罷,楊業聞讚為保官,不堪之喜,複往雄州,調發所部軍馬征進。

朕以國運艱钜,乃忠臣義士,建功之秋。剋日邊報:北番大肆犯境,軍民驚擾。詔命潘仁美為行營招討儀防備之。惟爾楊業,遼人所仰,是宜充行。朕命到日,作急赴闕,計議征進,不得稽延處置。故茲詔示。

次日設朝,與丈武議報楊業父子之功。潘仁美奏曰:“邊疆多事,楊業父子忠勤之將,陛下宜授帥臣之任,以顯其才。”太宗允奏,即封業為雄州防備使。業將告彆,帝出殿麵諭之曰:“卿此行,但為朕專備邊事。有召則至,無旨不宜輕離。”業頓首受命而出。到無佞府,分付八娘、九妹,好生對待令婆,自與六郎、七郎,父子三人,前赴雄州。不題。

卻說太宗既回汴京,文武朝賀畢。太宗宣楊業於便殿,慰勞之曰:“朕脫此難,皆卿父子之力也。然不知淵劃一動靜如何?”業奏曰:“臣宗子性剛不平,必遭其擒。”言朱畢,近臣奏入:“淵平因射番帥天慶王,全軍皆冇。”太宗聞奏,讚歎曰:“使良將陷於死地,寡人之過也1”因此下淚。楊業曰:“臣曾有誓:當以死報陛下。今數子雖喪於兵革,皆分定也。陛下不必深憂。”太宗撫諭再三,乃遣楊業退出。

旗號閃閃乾坤暗,戈戟層層白日昏。

楊業得旨,本日率兵就道,人汴京朝見大宗。太宗賜齎甚厚,乃封為行營都統前鋒之職。

話分兩端。卻說耶律休哥等,聽知宋兵殺敗於邠陽,屢遣人奏知蕭後,宜乘時進兵,以圖中原。蕭後因與群臣商討撻伐之策。右相蕭撻懶奏曰:“臣雖鄙人,願率兵進取。”蕭後曰:“卿此去,先問討取金明池、飲馬井、中原旬三處,與我屯軍。若允臨時回兵,不允則舉兵馳名矣。”撻懶領旨,本日與大將韓延壽、耶律斜軫部兵二萬,從瓜州南下,但見:

卻說楊延德衝出圍中,前麵喊聲不斷,回望番兵,乘虛趕來。延德轉過林邊,自思:“當日在五台山,智聰禪師獨遺小匣與我,分付罹難則開。本日何不視之?”即由懷中取出抻開,乃剃刀一把,度牒(度堞--僧道削髮的證據。)半紙。延德會其意。遂將闊斧去柄,納於懷中。卸下戰袍、頭盔,掛於樹上。截短頭髮,輕身走往五台山去了。

人馬到胡燕原下寨。聲氣傳入沛京,侍臣奏知,太宗怒曰:“遼兵多次犯邊,朕當禦駕親征,以雪邠陽之恥。”寇準奏曰:“陛下車駕纔回,豈宜輒出?隻須遣將禦之,足退其眾也。”太宗曰:“誰可代朕行者?”準曰:“太師潘仁美,素知邊情,可當此任。”太宗允奏,即下旨,授仁美招付使之職,部兵前禦番兵。

仁美得旨,回至府中不悅。其子潘章問曰:“大人本日何故不悅?”仁美曰:“主上有防備番兵之命,聖旨又不敢辭。即去亦無妨,隻是冇有前鋒,是以遊移不決。”章曰:“前鋒在麵前,大人何不舉之?”仁美曰:“汝道是誰?”章曰:“雄州楊業父子,可充前鋒。”仁美悅曰:“汝若不言,我幾忘之矣。”次日侵早,仁美入朝,啟奏太宗曰:“此行貧乏前鋒,必須雄州召回楊業父子,則可破番兵矣。”太宗允奏,因遣使臣,徑詣雄州,來見楊業,宣讀詔曰:

過了一宵,次日,楊令婆與太郡夫人赴朝。近臣先為奏知,太宗降階驅逐。何故君玉如果尊敬令婆”因他手上拿一龍頭柺杖,上掛一小牌,禦書八個字:“雖無鑾駕,如朕親行。”是太祖天子遺敕所賜,以此恭敬之也。太宗接上殿前,命侍官賜二人繡椅坐定,問曰:“朕未有命,令婆與郡夫人趨朝,欲建何議?”太郡先起奏曰:“聞陛下命將防備番兵。主帥潘仁美,素與楊前鋒不睦,此行恐非其利。須念其父子忠勤於國,陛下當善遇之。”太宗曰:“此王事耳,彆人則不成行。太郡有何良策?”太郡曰:“陛下若必欲其行,須於廷臣中,舉馳名譽者保之同往,則無慮矣。”太宗曰:“此議甚高。”遂下詔,令文武舉擇誰可保楊業出征者。詔命才下,八王進曰:“臣舉一人,可保同往。”帝問是誰。八王曰:“行營都總管呼延讚,此人忠義一心,可為保官。”帝大悅曰:“卿此舉甚稱其職。”本日下命,著呼延讚保楊業一同出師。令婆與太郡辭帝而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