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剛到手心,便覺非常清冷溫潤。
“雲南王府?”恒王很有驚奇地轉頭看了齊文衡一眼。“是的,九公子。”齊文衡沉著地回道。
因為昨夜產生之事,紫香閣雖未查封,但紫香閣老闆卻叮嚀將此處房間封閉。恒王發明房門已鎖,便驅侍從喚來老闆。
蘭心會心一笑,低首恭敬地用左手微斂衣袖,向上攤開右手,接過恒王的玉佩。
恒王聽聞,不由笑道:“女人真是聰明過人,心細如絲。不過公文明日我自會派人送來,不勞煩女人。但是女人如果今後有發明甚麼線索,可直接去恒王府通報。”
香兒聽了便拿出鑰匙開了門。恒王和齊文衡瞥見香兒也是淺施粉黛,行動舉止很有端方。不由暗歎紫香閣真是妙人奇出。
“對,不瞞女人說,此案皇上已經派我主持,刑部主理。但是我恐有負聖望,不肯遲延光陰,這是我隨身佩帶的玉石,請女人查鑒。”說著,恒王摘下本身腰間的玉佩,遞於蘭心。
蘭心自知雖隻是小小的玉佩,佩帶卻非常講究,身份越是高貴之人,所佩帶的玉便越是罕見高貴。《文獻通考》記錄,“(唐)明皇開元初,敕百官所服帶,三品以上聽飾以玉。”可見玉不但僅是一種裝潢,更是身份的意味。
“蕙質蘭心,和順如水。真冇想到紫香閣的老闆竟然是如許一名文靜的女子。”恒王不由歎道。
古者更兼有雲:“君子無端,玉不離身。”
“哦,蘭心女人,我們固然冇有公文,但是佩帶有王府的玉石,能夠證明我們的身份。女人見多識廣,想必認得。”齊文衡俄然想到個主張,解釋道。
玉的傳承源遠流長,便是早在春秋戰國之時,就有《禮記·聘義》記錄:“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周到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力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謙謙君子,溫文如玉。謝過公子賜玉賞鑒。隻是公子應於明日將公文送至紫香閣處查閱為好。又或者……”蘭心將玉佩遞還於恒王,屈膝低頭施禮,“或者明日蘭心派人去公子府上去取如何?”蘭心雖已猜得此人身份約莫為皇上的幾位皇子之一,但並不曉得是哪位皇子。但想此案乾係嚴峻,便成心探知此人的詳細身份,卻不便直接問之,便盤曲蜿蜒地扣問。
蘭心微微抬開端來,看了齊文衡一眼,她雙眸澄徹如鏡,富有神采,似有含情地回道:“公子,我鎖此門原就是為了便利官府之人查案,隻是……”蘭心躊躇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