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慶看著向朱素見禮的邱瑞,對勁的點點頭,又搖點頭說道:“瑞兒固然不錯,但畢竟未經風波,還上不了大場麵,還是我那外甥付薪老成一些。四年前我大姐離世時,我曾回漢中與外甥付薪見過一麵,小小年紀就異於凡人的成熟,行事待客無不殷勤。議論兵法,更是能當瑞兒之師了。他若肯來,必是這一軍主將的大好人選。”
邱慶說道:“阿質,你的年事也不小了,何況已有四子參軍,你便留在家中隨我一道保養天年吧。”
黑衣老仆稟道:“憑少仆人、勉公子之才,用不了兩年便可立下大功。老仆本年不過才四十八歲,五十歲後退伍將將好。”
邱慶點頭稱是,當下就與朱素、邱瑞、朱勉參議家中的仆人中有誰可覺得曲長、屯長、隊率、什伍長。隻是朱、邱兩家人丁希少,更無遠親,實在找不出幾個膽小忠勇的仆人來。好不輕易參議到厥後,另有兩名曲長、兩名隊率之職無人。
邱慶說道:“明日一早,你們二人就前去縣衙拜謝縣君的保舉之恩,禮品我已備好,千萬不要健忘了。”
朱素望著沉穩有加,不急不躁的邱瑞,暗自點頭,若非女兒的脾氣不好,又大了邱瑞5、六歲的年紀,如何會召邱慶的庶子邱易為婿。麵前的這小子纔是自已心目中的最好賢婿之選,隻可惜本身冇有第二個女兒,不然就不是召婿,而是嫁女了。
龔彰孤身立於院中大笑,自言道:“冇想到召陵竟然出了兩員萬人敵的勇將,有此二將在,平滅郡中的黃巾蛾賊,可謂易如反掌。太守趙謙無能為也,汝南一郡還要看我龔文昭的。憑這剿賊之功,與比年的上計上上等評價,半年以後的異動,一郡之守怕是跑不掉了。天見不幸,我龔彰年過五十,亦有食二千石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