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2_45|9.1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長亭送彆(《西廂記》)(背誦第一節)(王實甫)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勃,三尺微命,一介墨客。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裡。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雲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裡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齊人何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儘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敗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可,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時維玄月,序屬三秋。潦水儘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儘,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臣密本年四十有四,祖母本年九十有六,是臣儘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交,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誌,庶劉幸運,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堪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氣候初肅。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銀河鷺起,畫圖難足。

詠柳(賀知章)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能夠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一煞]青山隔遠行,疏林不作美,淡煙暮靄相掩蔽。落日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我為甚麼懶上車兒內,來時甚急,去後何遲?

秦以攻取以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克服而得者,實在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敗北而亡者,實在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波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本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但是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前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儘,火不滅。”此言得之。

故裡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蒲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