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日本史_地獄之城旅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0日,第二軍司令大山岩調集三路將領在李家屯西北的高地上召開集會,決定於21日淩晨2點建議總攻。至當天淩晨6點,日軍已經逼近了旅順的各個炮台,並策動了進犯。清軍立即開炮反擊,但因日軍器炮射中率高,且火力較之清軍更加狠惡,至中午,除了海岸炮台,旅順的其他炮台不是被日軍摧毀就是落入日軍手中。在岸浩繁的炮台中,最為堅毅的當屬黃金山炮台。這座炮台的大炮射程遠、能力大,最為關頭的是黃金山炮台的統統大炮都能作360度扭轉,冇有任何射擊死角,是對於日軍的一把利劍。日軍也認識到了這座炮台將給本身全麵占據旅順帶來困難,因而在打擊當天就已做好支出龐大代價的籌辦。出人料想的是,當日軍第二聯隊漸漸逼近炮台時,他們並冇有遭到狠惡的進犯。本來,在日軍打擊炮台前,賣力保護包含黃金山炮台在內的東岸炮台守將黃仕林已經棄炮台而逃,由此,東岸的黃金山炮台、摸珠礁炮台、老礪嘴炮台紛繁陷於敵手。至21日晚,本來還能保持一戰的西岸炮台也因為守將夜逃而儘歸日軍統統。

冇有人會對“天國”投去高興的目光,更不會有人會主動去靠近它。不管是人們設想中的天國場景抑或“天國”這一詞彙本身,都充滿了令人汗毛聳峙的驚駭與無措。但是,對100多年前的旅順人來講,“天國”是如此的靠近,近得讓他們無從躲避,近得讓他們冇來得及驚奇,就被惡魔奪去了生命。當人們翻閱關於此次屠城的史料時,在哀歎弱國子民悲慘運氣的同時,對於“妖怪”的暴行會有更深切的體味。

24日淩晨,一陣槍炮聲驚醒了正在熟睡中的美國記者克裡曼,他穿上衣服剛一出門,便看到一群日軍正在追逐三其中國人,此中一人抱著滿身赤裸的嬰兒,嬰兒冇有哭聲,想必已經死了。日軍開槍將此中兩人打死,然後抓住第三人籌辦將其砍頭。克裡曼申明本身的身份,想救此人一命,但最整天軍還是將其殛斃。25日,克裡曼和他的助手威利阿士走到一處老屋旁,看到兩個日軍正蹲坐在一具屍身邊,不知在做甚麼,上前一看,他們忍不住嘔吐不止。本來這兩個日軍方纔剖開屍身的肚皮,正在刳心。

在旅順大搏鬥中,除了日軍犯下的滔天罪過外,隨軍記者在這座都會也變成了可駭的殺人惡魔。一個名叫甲秀輔的記者在他寄給朋友的信中如許寫道:“我於23日在旅順市街用日本刀斬殺了中國軍的敗殘兵,但是搏鬥中國人的不止我一小我,彆的隨軍記者另有很多……”他的這封信厥後被登載在12月7日的《東京日日訊息》中。甲秀輔所指的“很多”當然也包含水兵隨軍記者佐伯安,在旅順被攻陷的第三天,他在街上用刺刀捅死了一名妊婦,並四周擄掠。

日軍打擊旅順前,在旅順城內,有8位清軍統領,1.3萬名守軍。但是8人互不附屬,各行其是,聯絡不暢,給同一禦敵形成了諸多困難。尤其嚴峻的是,這8小我從一開端就以為旅順遲早會落入日本人之手,對恪守涓滴冇有信心。

不管是在大街上還是在小衚衕裡,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著人間悲劇。日軍一開端還是用刺刀或軍人刀一個一個將人刺死、砍死,厥後為圖費事,將幾十人捆作一團,用機槍掃射。一個英國人目睹此過後,在日記中寫下瞭如許一段話:“槍聲、呼喊聲、尖叫聲和嗟歎聲,到處迴盪。街道上閃現出一幅可駭的氣象:地上滲入了血水,各處躺臥著肢體殘破的屍身;有些小衚衕,的確被死屍堵住了。死者多數是城裡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