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林黛玉_31.歌仙(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廣西地到處偏僻,且濕熱多林,瘴氣叢生。隻是他們趕路的這個時節挑得好,熱未生,寒不寒,瘴氣也尚未升騰。

兩邊掐得轟轟烈烈,兩派的讀書人,大多牽涉出去了。論爭的中間點,就是《節女祠》中的女仆人公玉蘭,到底該如何評價。

想到這裡,黛玉俄然呆住了。她之前的萬丈委曲,都化作了火焰,熊熊燃燒起來,又刹時被冰封住。

張道衡的指責,就彷彿是一道閃電,變相地照亮了黛玉的神魂。

“冇甚麼辨彆!快跳呀!”船家又催促了他們一聲。

彆人都隻覺得黛玉寫了個平常的動人一些的話本,張道衡之流,卻一眼就看出來黛玉話本下對社會,對正統的背叛、風險。的確稱得上見微知著。

林若山覷她一眼:“要哭了?”

半晌,林若山聞聲少女笑了起來,喃喃著:“本來如此,本來如此。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唸完笑道:“好個張道衡。時人說他靈敏洞察,有見微知著之能,公然名不虛傳。”

林若山看了看黛玉的神采,提示道:“黛玉,不要幫襯著鎮靜。你今後需得謹慎張道衡這些人。”

她叔叔拿起那疊紙,道:“李白泉等人,大多是富商富商之家出世。家中多有海商的背景。特彆是李白泉,家中是浙中富商,家裡的紡織之所,連綴十裡,一夜儘是織工紡織之聲。他家的絲綢綢緞,遠銷西歐。可謂是富可敵國。”

一邊說是不幸人,一邊說是不忠不貞不肖不淑,死了該死的□□蕩.婦。

黛玉還愣在那。

桂林的確很美。

說完話不久,黛玉還在鎮靜中,滿院子轉來轉去,過了半晌,想到甚麼,又問林若山:“叔叔之前不是提到了一名白泉先生?他們又係何方名流?”

黛玉烏黑的臉上,因為衝動,竟然浮起了一點紅暈,笑道:“叔叔你說得對,我是‘文賊’,我是‘文賊’!”

而大凡越是禁.書,人們就越要犯禁。

聽了他的話,黛玉愣了一下,想起本身當初動筆的時候,腦海中浮起的一幕幕氣象。

他拿起一張紙,彈了一彈,唸叨:“‘以溫情粉飾不遵禮法,以不幸粉飾不忠不孝,以男女之情粉飾不貞不淑’。”

一起南行,大多水路。到了廣西,已是快到陽春三月,南邊已經氣候漸暖。黛玉叔侄下了船,籌算顛末廣西,往雲南去。

黛玉聽了,麵前一亮。到了廣西,就少有不去桂林的。自古傳聞,桂林山川甲天下。她早已神馳久已。隻是......她先瞄了瞄林若山,遲疑半晌,說:“叔叔,我不是反對你。一起走來,我曉得,你說的有事理。隻是,隻是,我一時接管不了。”

而灕江的水又靜又平,清澈見底,活像大鏡子,天映江中。

她當時坐在燈下,想起渡兒,想起二妹,想起連日所見,滿目憋屈,滿眼氣憤,麵對著窗外的無邊黑夜,彷彿透過黑夜,看到了無形的、無處不在的、令渡兒遭難,令二妹苦楚,令她的確彷彿要堵塞的某樣東西。

黛玉卻已讀完,把這疊紙往桌上一拍,咬著牙一笑:“哭甚麼!隻是好笑罷了。”

這天,黛玉正坐在臨時租來的小院子裡讀書。

看了書以後,當然很多人跟著擁戴指責瀟湘君子是文賊,但有彆的一部分人,並不這麼以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