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武後_第041章 邊關見聞震人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魏氏看了太孫吳一眼,並未說話。

這時魏氏卻也插了一句,“商戶與外夷買賣,倒是讓三關裡駿馬充沛,也並非滿是好事。”

隻柳貞聽蕭安提及太孫吳這般感慨,隻嗤道:“如果夕照城的百姓還苦,那他要去了六關,恐怕得哭得走不動路了。”

陳十郎介麵道:“邊關苦寒,就是從魚米之鄉與出鹽之地運送鹽糧出來,一起關稅,又焉有不貴之理。比不得京中,路途坦順不說,做買賣的多大戶人家下人,各處可得週轉,自更便宜。”

這一點太孫吳天然也想獲得,他這一起看下來,看到了商戶們的離家萬裡不易,也瞥見了商戶們的暴利。

太孫吳這纔是第一次感遭到了這江山的重量,不是在京中時覺得的皇城中的那座金鑾殿,也不是那些朝臣們的謹慎思,也不是帝王的狐疑與野望,而是這萬千百姓,這邊關之要,重如泰山般沉。

自買了火雲果,太孫吳就好似開了個口兒,竟是每家每戶的商戶都去逛了一圈,並對售賣之物大肆問價。

與關外外族兵戈,多為馬隊才得占上風,馬匹便不得少,然大慶裡的良駒又如何比得在關外草原上跑的。

太孫吳覺得蕭安會像之前遇見老翁那般辯駁,然見她竟是一臉默許之態,便曉得此事為真,“可冒功之事?”

很多管事的,隻將三人當作是來邊關玩耍的大師子,有叫價比昔日高的,也有叫價如常日裡普通,態度中都帶了殷切。

邊關裡人丁希少,又多軍戶,剩下百姓人家裡,又有兵役在,能做工的男丁多也不滿十四,等滿了十四,卻大多情願參軍了。說是商戶帶來了好處,然真能惠及到的也不過爾爾。

蕭安與陳十郎多出門子閒逛,倒是將這些人的態度看在眼裡。

要他說,竟是這般的人物,冒功之事也有些怪命苦。

“又有林氏不允夫君毆打虐待老婆,鼓勵邊關後代讀書之事等作為,她在這三關裡聲望不低。”魏氏又道。

皇商們供奉給皇家的貢品以外,少不得要順道搭些本身的買賣,很多時都是能免除稅賦的,這也是皇商們每三年爭一回爭得頭破血流的啟事。

等逛了一圈走到早籌辦好的堆棧,太孫吳才與蕭安及陳十郎道:“那鹽糧都比京中要貴。”

柳貞又哼了一聲,歸正在蕭安眼裡,與她自幼瞭解的太孫吳就是今後該當天子的,他又何必多言,免得魏氏感覺本身心眼子小了。

她書讀得少,但是也曉得體貼老百姓的天子纔是好天子。

蕭安道:“公子也是體貼官方痛苦的人。”

轉頭蕭安又與魏氏說到此事,恰太孫吳也在,魏氏就道:“三關裡苦,也也比六關與九關裡強。當年林夫人設商會,著商戶與關外來往,也一定冇做過功德。”

魏氏的煩也並未煩多久,柳貞就尋了過來,見幾人都在,也冇避著人,讓人將陳十郎也請了過來,便直言了,“公子欲查軍中事,也可從這幾家商戶動手。”

但是說到底也隻是便宜了商戶們,那外夷們捨不得了馬匹牛羊,再給的金銀寶石玉石一類石頭的,多在商戶手中,這些東西易為深藏避稅,再賣往繁華之地,於國庫可半點好處也無。

陳十郎接過話道:“這般說來,那白叟家說的米糧便宜了能讓人吃飽,也不過便宜能買米糧吃之人?可農為本,須得買米糧之人,怕也不過這城中做些小買賣的人家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