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燭的映照中,一顆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滑下,沿著白錦玉的太陽穴一向淌進了脖子裡。
挑不開,也切不竭。
白錦玉仰首打量著,又想起受罰那日領她來此的兩個師兄彷彿曾經對著這匾額施過禮……
她試著在幾扇窗戶上推了推,如同平常大部分窗戶一樣,窗戶是從內裡關鎖上的。白錦玉對撬開這類窗戶算有經曆,她抽出短刀,用其薄薄的刀刃插進窗戶縫裡,詭計像剛纔一樣,先挑挑軸栓,如果挑不動,就直接用刀把軸栓堵截。
但是,當刀刃插進窗縫,碰上軸栓收回一聲輕微的金屬相接聲時,白錦玉就瞭然了,此次想從窗戶進是冇戲了。
既在料想當中,又在料想以外。
燭光微小,視野很受限,幸虧白錦玉去長安後果為聞正嚴對她如果實施“先罪”之法,她有幸幫襯過這聖訓閣的第二層,對這內裡的格式安插還算有一點印象。
找不到家印。
俄然,她把目光瞄向了麵前——一幅龐大的《天工開物》圖上麵吊掛著的那塊匾額,那塊寫著“物儘其妙”四個字的匾額。
她起家,伸手摸了摸窗棱,這才發明不但是軸栓,這二層走廊裡統統的窗戶,看起來像是木質,實則從上到下、疇前到後全數都是用精鐵製成的!
聖訓閣裡很黑,白錦玉身著黑衣,與暗中完美的融會。她的腳法很輕,就算這會兒有人在聖訓閣,也絕對發覺不出她的動靜。
不愧是藏著翠渚家印的處所。
她曾經去過的酒樓茶肆裡有種話本子上常說,說有些天子會將遺言聖旨放在匾額以後……
白錦玉越想越感覺有戲,並且看這匾額委實不小,足有空間在前麵放些東西。
幸虧,她另有最後一條路。
白錦玉感到太陽穴上有根筋在不斷地“突突”跳,如果找不到聞氏家印,那她來這一趟也是白來。翠渚當中必定有人曉得家印在哪兒,但是這個事不能隨便去問人,問了就很可疑。
重新戴好了臉上的蒙巾,白錦玉退回了一層的戒堂,摸索到她出去的那扇側窗,吹滅了火折,出了聖訓閣。
一步一步踏上了聖訓閣二層的走廊,摸到窗邊後白錦玉點了火折,燭光閃動間去詳看如何再從窗戶衝破。
白錦玉非常不疾不徐,從“天窗”一躍而下,輕巧地落了下去。
她當機立斷,就從麵前的書架開端一起路地翻找起。
白錦玉走出簷下,提振了一口氣,足下一點,一陣風似地縱身躥上了一層的房簷。她足尖站定,在簷瓦上蹲立了一陣,肯定四下冇有呈現任何人發明後,她昂首看了一看。
前麵放棄了從窗戶進入,現在又得放棄從門進入了。
如此無果,很令白錦玉不測。她又在全部大廳裡轉了一圈,上高低下都查抄了一遍,越轉越心懸了起來。
她推了排闥,非常的堅固安穩,絕無能夠粉碎掉。當然,就算能粉碎她也不成能去把門卸掉,畢竟她的打算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把家印盜走,到長安用過以後,再神不知鬼不覺地歸還返來,如此這般,最為抱負,就像她從未做過這大逆之事一樣。
她落定了身子後,用短刀連撬帶磨,揭開十幾片瓦片,給聖訓閣開了一個天窗。剛纔那牢不成破的正廳現在就在白錦玉的腳邊露了一個入口。
鳳辰說的不錯,再過了幾日這月色是更加的好了。如盤的玉輪高高掛在中天,將端嚴的聖訓閣籠上了一層烏黑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