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環顧四壁,燃著壁燈的一麵牆壁上彷彿刻了好些字,細細一瞧,公然見到幾排整齊的筆跡,這些字不比洞外那幾個巨字,每字不過略大於手掌,是以,古劍秋一眼能看出這是用極其鋒利的兵刃刻寫而成的,字字入壁極深,筆勢柔中有剛、綿裡裹鐵,蕭灑超脫中又透出一股狂放不羈的氣勢。
古劍秋也是佩服這位留字的前輩高人,能有這般吞吐六合的遠弘願向,但也不知他是不是真的化仙而去了,敢有這等誌向之人,必然也是有驚世駭俗、翻雲覆雨之能的不世怪傑,武功之高,實難想像。
古劍秋見無人應對,又跪倒在地,又樸拙地喊道:“小子無禮,伏祈仙尊賜見。”說罷五體投地的叩了拜伏在地,但卻還是冇有迴應。
字寫道:“上應天道,下順地理,炎帝為證,拜鬼穀萬載,諸門無所不入,六道無所不破,眾學無所不通,蒙賜大道,得瞻妙訣,一啟愚心,煉就陰陽,縱橫六合,半甲再歸,方悟真諦,虛度風景困人間,俱為虛幻矣,欲修成羽,超三界,跨仙鶴,隨神農飛天去。”
熟讀史乘典範的古劍秋,當然曉得可謂萬聖先師的鬼穀子,他有經天緯地之才,通天徹地之能,又胸懷悲天憫人的救世之心,為閉幕戰國數百年亂局、挽救天下百姓,做出了龐大進獻,他又愛好到各個奇峰異穀中采藥修道,能獲得他的指導,這是多麼的造化,無怪這位留字的前輩要拜鬼穀萬載,讚他‘諸門無所不入,六道無所不破,眾學無所不通’。
上麵大抵講了刻字之人在機遇朽合下,在此洞獲得了鬼穀子的指導,令他頓悟,煉就陰陽之能事,縱橫六合之間數十年,再回到此洞,又感悟到本來塵凡間的諸般繁華本來皆為虛幻,並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是超脫三界外,做象神農氏如許的神仙去。
以古劍秋涵養,自不丟臉明白這幾句話的意義,現在他的內心倒是翻起了陣陣驚濤駭浪,這上麵所提到的人物,皆令他感到非常震驚,上古炎帝神農氏、千古怪傑鬼穀子,但詳細誰刻的這些字卻冇有落款,但毫無疑問,定也是個超凡脫俗的人物。
古劍秋心頭一喜,再用雙手一推,跟著“轟……”的沉悶聲中,石門被推開,一股陳腐的氤氳之氣劈麵而來,令古劍秋呼吸為之一窒,但刹時又被內裡瘋湧而入的新奇氛圍沖淡。
古劍秋身著王謝,自是個講究之人,見了洞中景象,便弓身見禮,朗聲道:“鄙人古劍秋,望仙尊恕擅闖仙府之罪。”
他又走到那樽石床前,見床上洞壁之上竟刻有一幅畫像,邊上另有幾句詩,不由細細地打量起來。
畫像一旁寫道:“清閒不問人間事,任爾滄海化桑田,修成羽翼超三界,煉就陰陽越九霄。”
他趕快跑出洞外,把好些未燃燒的樹枝拿了出去,又謹慎的吹出明火,然後點然了數盞壁燈。
他伏在地上,又複喊了幾遍,見仍不見有迴應,心道定是仆人不在此洞了,亦或是外出昇天了,且不管他是何方崇高也好、怪傑異士也罷,我這絕境之人,存亡早置度外,便要探它個究竟。
他又昂首環顧四周,見洞壁上另有好些處都略微斜斜向壁內凹出來,象極了一口口小碗,他近身跳起來一瞧,看到了一些凍住的紅色物事,頓時恍然大悟,本來是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