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如此!”,抱元子接道:“封神後若當機立斷,整治內政,另立天帝,立即和西方教開戰,倒也不是不能挽回。何如,一者,上清道祖脾氣剛烈,勢難結合。二者,鴻鈞老祖造化期近,不肯此界多肇事端。令道門良機頓失,導致本日之境…”
孫老道不由動容,就是一歎:“你又何必如此?既然連帝君賜賚元吉祖師的須彌罩都拿出來了?”
孫老道正色道:“當日救醒此子,他曉得我身份以後,即找我拜師,我便問他為何學仙,因何不學儒梵。你猜他如何說?”
抱元子道:“抑梵之底子,還是在於天帝。當初道門勢大,三清道祖高高在上,天帝形同虛設。天帝不甘為傀儡,遂有封神之議。後三教共議封神榜,三清模糊分裂。天帝遂趁機勾搭西方教,遂有萬仙一戰,西方二聖渡儘三千塵凡客之瘍,至此,西方教實是已然成勢,更遑論三清反目,道門完整分裂了。雖有太清道祖西出函關,化胡為梵,分裂西方教氣運。但說實際,此實屬無法之舉,此時西方教實已不成壓抑了…”
一者,秦錚這好道之名就加了印象分了。再者,秦家非朱門,就是投資,可控性也相對強些。三者,就是看在孫老道的份上,此子畢竟是老友施救的,這就是緣法了。
喝了一杯以後,孫老道言歸正題:“至於秦家此子…嘖,如何說呢?老道隻能說此子委實有些意義…”
抱元子方纔回嗔作喜,笑道:“這倒也是!不過,我還是不能讓這等投機之輩等閒如願,不然,怎顯得我仙門高貴?”
確切,除卻秦家以外,以上諸官送出的皆是3、四子。依大唐法度,五品以上,便可蔭兩子入仕。這些官員們偏把三子、四子送進仙門,是何企圖,不問自知。
孫老道一笑,傳音道:“吾將功德美滿,飛昇期近,自是不肯多肇事端。你宗乃是道指正統,抑梵乃分內之事,就看你容不容得此子了?”
樸清子忙從袖中取出一疊帖子,恭謹的道:“請前輩過目!”
抱元子回道:“吾今聞此子此論,亦稀有言,如鯁在喉,實是不吐不快!”
“他說梵教入家破家,入國破國。他不肯棄宗改姓,更耐不得清燈古梵,茹素持齋。此等談吐,亦不過平常。令我驚奇的是,他說梵教乃竊天悍賊,貪造化之功,竊陰司之權益,據循環為己有。天心自用,自許法官,左手天國,右手路引,妄評功過。因一己之私,亂吾中原之正朔,毀吾族之根底…”
梵道相爭,由來已久。真要說,此界和地球一樣,本來並無陳範圍的道團門派構造,修士一向遵襲師徒代代口傳心授之舊規。道門構造呈現之初誌,就是梵教東來以後,本土認識覺醒,以體係構造,按捺梵教擴大之勢。
此舉...徐公子所言青帝【風君子】封天那段,早有明斷,妄以天心為己心者,必是魔道無疑。
再說抱元子,先另有些不覺得然,半晌後,即暴露動容之色。
孫老道不由撫掌大笑,舉杯相敬:“是極,是極!抱元兄真是深悉人道!洞察世事皆學問,情麵練達即文章,不過如是,佩服,佩服!當浮一明白!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孫兄客氣了!”
抱元子亦是一歎,隨即麵現奮發之色,說道:“道門內鬥,天帝因一己之私,引狼入室,西方教順勢坐大。此雖誠可歎,亦不過適逢其會罷了。今鴻鈞已去,三清造化期近,局勢已改,亦是吾輩奮力一搏之時,此子,我倒是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