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隋行_第408章 天外何處響驚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貧僧該當作陪。”

早已等待多時的鼓樂手們吹起笙蕭,彈起絃琴,彈奏起歡暢的樂曲,奏響了一年農耕的樂章。

眾目睽睽下,楊廣邁步緩緩走到高台中心,從行台禮部尚書手中接過祭天誥文,以持重而清脆的調子開端宣讀起了誥文。他甫一開口朗讀,台下插手春耕大典的眾百姓便黑壓壓跪倒了一片,在這一頃刻,楊廣彷彿真正體驗到了前所未有過的無上尊榮。

幷州城外的這場春耕大典是由行台禮、戶(當時稱度支)二部共同籌辦的,王韶做為分掌禮、戶二部的行台仆射,明天擔負大典司儀的角色。

沿途瞥見路邊的田間地頭上已是一派熱烈繁忙的氣象,農夫農婦們手裡牽著耕牛,肩頭扛著犁、耙等耕具,結夥成群地趕往春耕大典的現場,隻待未幾時後,本身一聲令下,便開端了一年的農耕、繁忙。此情此景,不由勾起了楊廣對客歲初春出城時所見氣象的回想:一年前,本身與李徹、安如溪等人結伴出城打獵,不測埠發明幷州城外,大片大片的地步撂荒,因此激發了本身與河北世家豪右間環繞勸耕、複耕而展開的一場紛爭,成果以本身麵對世家豪右的咄咄相逼,主動做出讓步,斥逐應征參軍的本地奴籍軍士,才勸說得世家豪右同意規複春耕,及時保住了河北道治下十九座州府一年的收成。

就在楊廣雙手捧起誥文,籌辦接著朗讀下去時,他的耳邊俄然又一次響起了阿誰聲音:“你不捨得走,是吧。可彆悔怨喲。那,我可要走了......”

楊廣驀地一驚,身不由已地停止了朗讀,轉頭四顧,但見王韶等一乾行台僚屬正麵帶欣喜地望著台下,再往台下看去,隻見成千上萬的百姓如癡如狂,和著陣陣的雷聲收回震耳欲聾的喝彩,本身正彷彿置身於一片歡樂的陸地當中。

宇文般若堅信佛教,楊廣是曉得的,但聽會琳提及她每個月都會去元尼那寺進香、禮佛,卻令楊廣感到極其不測;真如果如此的話,標兵在寺中見到的那些能操一口流利漢話的突厥軍士很能夠就是宇文般若的親信護從,宇文閱也極有能夠就在元尼那寺中。

聽老者如此一說,台下世人無不麵帶憂色,抬頭朝天,不約而同地喝彩道:“感激彼蒼,皇上萬歲,晉王殿下千歲千千歲。”

楊廣和會琳在方丈內閒談了一陣,抬目睹內裡天氣不早,猜想辰時將到,便胡亂吃了兩塊點心,起家向會琳告彆,一行人出了大興國寺,直奔幷州南門而來。

“元尼那在突厥語中有吉利之意,以是這座元尼那寺在關外6、七座寺院當中雖算不得範圍最大的一座,但倒是突厥現在的這位可賀敦每月必去的一座寺廟。”

“春耕大典,依往年的成例,隻要在長安,聖上親臨,方可停止。然本年聖上有旨,特命晉王代表天子,在幷州主持、停止春耕大典,這是我河北十九州府百萬戶百姓的無上榮光。”王韶跟從楊廣登上高台,待楊廣站定,跨前一步,朗聲說道,“上麵,春耕大典停止第一項儀程,由禦封河北道行台尚書令、左武衛大將軍暫行河北道行軍元帥事,幷州總管,晉王殿下宣讀祭天誥文,台下世人且跪聽誥文。”

但是,與台下抬頭朝天,收回陣陣喝彩的百姓們構成光鮮對比的是,在台上居中而站,正朗聲宣讀祭天誥文的楊廣,卻在俄然響起的聲聲春雷中彷彿產生了莫名其妙的幻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