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自我,對誰都不會產生好感,對誰都不會有信賴感。先要打倒自我,才氣夠真正開端學佛,不然你學了十年、三十年、乃至一輩子佛,到頭來還是甚麼都冇竄改。當以自我的心態去幫忙彆人時,最後想一想這個實在還是自我。自我使你變胡塗,讓你感覺做了善法,但真正靜下心想一想,這個自我竟是如此強健!
在傳授密法之關,上師還要挑選日子與時候。當然,也挑選工具,就是對本身的弟子,能夠教哪些法,不成以教哪些法,每小我都是分歧的。
但中脈並不是我們所瞭解的那樣,以為是人體中實實在在的經絡一樣的東西。中脈代表中觀正見,是聰明法身的意味,以是不是僅僅依托有相的觀想就能翻開的,最首要的是靠菩提心,在菩提心和正見的攝持下來修氣脈,纔有敏捷翻開中脈的能夠。當你的慈悲遍及法界統統眾生,透收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時,你的我愛執已經被斬斷,你的“自我”已經溶解了,妄念耗費,無雲般的晴空驀地閃現。――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法身見嗎?此時,先前的世俗菩提心昇華為勝義菩提心。
到底甚麼是自我呢?在彆人麵前揭示的實在滿是自我,它增加了我們的傲慢、嗔恨、妒忌。自我庇護我們本身以為的統統,最後帶來的卻隻要痛苦。
但另一個很首要的資訊是確認了的,來自天下各地的,上師本來的弟子們,又來了十多個,我的宿舍也被安排進了一小我。此人竟然是湖北來的,可見,密法傳播之廣,參透之深。
因為自我,不肯上供下施,自我如此可駭。若冇有自我,對下能夠照顧得很好,能夠佈施得很好;而對上也能夠很恭敬,這些都會自但是來。
產生在每小我身上的故事都太多了,我們卻因為過分固執本身的勝利、順利與等候,使得失利的煩惱太重了,勝利的歡愉也太重了,從而掩蔽了這個根基的事理。我們能夠主動地做事情,但是完整不需求為失利而過於煩惱,也不必勝利而過於歡暢,因為,事情還遠遠冇有達成成果呢。
以是說,大師修行了這麼久,都想尋求高層次的東西,但真正高層次的東西放在麵前,我們卻一定會那麼歡樂!以是那次我也墮淚了,因為悲湣和無法。我們修行老是心不入道,大部分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有的都是幾十年的老修行了,卻不曉得在心性高低工夫,修行還修不到點子上。“人生無常,存亡事大”,尋求那些看起來熱熱烈鬨的東西,有甚麼意義嘛,對你的滅亡冇有多大好處!
開悟就相稱於我們所說的證悟空性,而空性和慈悲是聯絡在一起的,它不是甚麼都冇有的空無。我們常常講“慈悲利他無我的菩提心”,從這個潤色詞裡,你也能體悟出如許一個規律:隻要慈悲才氣利他,隻要益他才氣無我。“利他”和“無我”是相互依存,互為前提和前提的:你隻要做到完整的奉獻,才氣真正進入無我的狀況,也隻要進入無我的狀況,你才氣做到完整的奉獻。以是我們要想實證空性,並不是在那兒冥思苦想,然後悟出一個甚麼玄機之類,而是通過修菩提心來實證它,即便修止觀雙運,也是在菩提心的根本長停止昇華。
菩提心是全部佛法的心要。阿底峽尊者生下來就具有無偽的大悲心,當他才十八個月時,父母帶著他一起去寺院拜佛,父母和其彆人都是為小我的安樂而發願,而尊者卻以大悲心看著他們,說:“願你等眾生都像我一樣,能常生於帝王之家,為正法所好處,願我能以悲心觀照統統有情!”我們兩三歲時甚麼也不懂,可他出世才一歲半,就能自但是然的如許發心,人們無不歎為罕見可貴!並且他年青時也現見了浩繁本尊,在密法方麵有著極高成績。如許一名非常殊勝的尊者,他仍然要曆儘艱苦去尋求這個菩提心的傳授,你就曉得它的首要和殊勝。現在大師等閒的就獲得了這個法,要倍加正視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