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顯版本的簡稱,相對善本而言.指具有必然汗青,學術和藝術代價的書籍.
2.2.8.6拱花印本
2.2.4影抄本
——明朝及其之前銅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餖版印本,拱花印本,餖版拱花印本及用特彆技法印製的各種有代表性書籍.
3.2二級古籍定級標準
——明清期間影刻,影寫宋元版本,元朝及其之前人著作的明清期間初刻本,明清期間寫印元朝及其之前人著作而成為現存最早的版本.
2.2.6.5重修本
2.2.8套印本
指肯定古籍的級彆,不把汗青文物代價作為獨一根據的原則.凡古籍按汗青文物代價(偶然限)衡量,應部屬一級彆;而按學術或藝術代價(不唯時限)衡量可列入上一級彆者,便可將其定為上一級彆.
3.1.2一級古籍乙等
2.2.8.5餖版印本
2.2.6.7朱印本
2.2.8.1套色印本
1範圍
2.2.1寫本
北宋及北宋之前(包含遼,西夏期間)刻印,謄寫的古籍.
2.6等次下調原則
——清乾隆及其之前內府刻印,謄寫的書籍,禁燬書,四庫零帙及四庫底本.
2.2.6.2重刻本
具有比較首要汗青,學術和藝術代價的書籍.大抵包含寫印年代較早的,傳世較少的,以及精校,精抄,精刻,精印的書籍等.
以某一版本為底本,用拍照的體例製成印版,上機印刷而印成的書籍.
明洪武元年(公元l368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刻印,謄寫的古籍.
——明清期間影刻,影寫宋元版本,元朝及其之前人著作的明清期間初刻本,明清期間寫印元朝及其之前人著作而成為現存最早的版本.
3.2.3二級古籍丙等
根據某一底本而重新刻版印製的書籍.
——清朝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藍印本.
3.2.1二級古籍甲等
在版麵上敷以硃色,覆紙印成的書籍.
——民國初年聞名學者以傳統著作體例研討中國傳統文明而構成的底稿,初刻本.
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至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刻印,謄寫的古籍.
2.2.9鈐印本
——明清期間朝廷構造編篡的代表性巨帙本來.
3.3三極古籍定級標準
——元朝及其之前(包含遼,西夏,金,蒙古期間)刻印,謄寫的古籍.
2.2.17孤本
2.5等次上靠原則
3.1一級古籍定級標準
2.3三性原則
3.3.3三極古籍丙等
——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今後翻刻,傳抄宋元版及稀見明清人著作的書籍.
2.2.14石印本
——明清期間聞名藏書家的首要批校題跋本.
2.2.7.3聚珍版印本
中國當代冊本的簡稱,首要指謄寫或印刷於1912年之前具有中國古典裝幀情勢的冊本.
2.2.10磁版印本
雕鏤多塊凹凸印版,按照內容需求,順次嵌合擠壓而成拱起於紙麵的各種圖形的書籍.用以凸現山川雲霧,草木蟲魚,花鳥禽獸及修建陳列等外型的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