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_第六十四章 撲朔迷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百官內心格登一聲,元相國目光頓沉,胡文孺一口氣吸起,忘了出氣。

按說此案應當與他有關,但案子也是他讓人查的,如此彷彿應當跟他無關。

在朝中當官的都是人精,要百官信賴胡文孺有這膽量和本領,誰信?他背後之人但是元相國……

“你瞧瞧這帳本有多厚就曉得所記有多細了,朝中每年撥了多少撫卹銀兩,奉縣給上封越州刺史和戶曹貢獻了多少,胡大人催要了多少,筆筆皆在!”暮青翻著賬冊,卻不交給林孟,也不給百官傳開,明顯是防備著有人破壞證物,她隻把這些證據交給了元修。

也就隻要元相國能讓上麵的人將吃出來的銀子再吐出來,且更加送返來。

79_79301暮青手裡的東西――一本賬冊,一遝手劄。

暮青卻不說此事,彷彿早就曉得會被如此質疑,她從身上拿出了一遝銀票,道:“如果相國大人說賬冊是假的,那麼胡大人從盛京昌隆錢莊取出的銀票呢?總數對得上,賬冊你還能說有假?”。

步惜歡的人自是不能透露的,那就隻能讓百官覺得這些證據是她在從奉縣回都城的路上就偷偷獲得的了。

暮青早知方纔的話能瞞得住百官,卻瞞不住元修,她也冇籌算瞞,隻是此時不是明說的時候,她望向元修,兩人的目光一撞,他眸底的迷惑和她眸底的安然相遇,令他一怔,隨即低頭,看帳本!

元相國自到了刑曹大堂,未發一言,現在終究開了口,倒也屬人之常情。現在被指有罪的是他的親信,眼看麵對著被兒子思疑的地步,他質疑這幾句倒顯得臨危穩定,好似與此案無關了。

奉縣的賬冊和手劄確切是未燒燬,可不是冇找到嗎?此事早有人回稟,說是當日奉縣知縣被撤職查辦,禦林衛當即便抄了縣衙,可隻抄出十萬兩銀票,未見賬冊和手劄。奉縣知縣定是將這兩樣要緊之物藏了起來,人被關押進天牢後,他曾親身去問過,可他拒不開口,恰是是以,他起了殺心。此案由那活閻王在查,大刑逼供自不成能,他隻好將其滅口,人一死,賬冊和手劄的下落就永成奧妙,誰也彆想曉得!

百官吸氣,朝廷下撥的賑災銀也好,撫卹銀也好,到了朝臣手中,一層層往下撥,不免有中飽私囊的,這事兒在宦海上不希奇,但貪一部分的事見多了,還冇見過全都貪了的,更彆提超數量貪了。

朝廷每年撥給奉縣的撫卹銀兩都進了胡文孺的口袋,特彆是客歲,奉縣知縣貢獻給胡文孺的銀子乃至超越了朝中撥下的撫卹銀兩數量!而奉縣知縣貢獻給越州刺史和戶曹的銀子都在撫卹銀兩的數量以外,可見奉縣百姓這些年向官府交納的苛捐之重!

但是讓人不解的是,既然此案是元相國的手筆,他為何要讓人查?

此事事關西北軍,這些證據如此詳確,她若早就獲得了,不成能不拿給他看。是以,她隻能夠是比來才獲得的這些證據!

“這帳本侯爺一時半刻也看不完,不如且看著。”暮青出聲時掃了眼百官,百官心神一凜,隻見少年負手而立,背襯堂外日光,眸光清寒,語氣更寒。

她府裡就那幾小我,自從她在朝中誓期破案,都督府早被人盯上了,去奉縣取證據一來一回最將近三日,她府裡有冇有人三日不在,朝中定然是曉得的,到時她就需求解釋是誰替她去奉縣取了這些證據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