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_第三章 口誅禦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暮青卻冇再理那知縣,對著後院問道:“屍身搬來了冇?抬出去!”

“嗯,豈止是分身,的確是四全。”暮青點頭讚道。

世人皆怔,淩晨發明李本屍身時,場麵讓人驚懼,誰都冇細看,哪知線索疑點在那邊?

元修回身咳了聲,李本死了,西北軍懷疑最大,此事壓在心頭,本是一樁沉重苦衷,卻不知為何有些想笑。這些朝中的文官,他早看他們不紮眼了。

他想誘暮青君前發誓,眼下年關將近,太皇太後和相國在京中等著大將軍歸去過年,朝中早就籌辦好了年節時驅逐媾和使團進京,共商討和之事。此事早就定好了,聖駕不會是以事在外拖太久,若暮青破案的刻日太長,耽擱了聖駕回京,太皇太後和相國饒不了她。若她給的刻日太短,冇能抓獲得凶手,她便是欺君之罪,罪當正法。

“敢言敢當者大丈夫,敢言不敢當者小人也。”暮青道。

這小將軍原是仵作?

那朝官乃都察院左副督禦史,名叫劉淮,聽聞此話不由問道:“將軍何故如此必定?”

“這話還給諸位大人!李大人與諸位同朝為官,亦是同袍,還望諸位大人念著同袍情分上,莫要如此冷血,不想著擒凶,隻想著逃。”暮青反唇相譏。

步惜歡喝茶看戲,眸中笑意沉沉,她這嘴,禦史都不敵。

呼延昊這麼一攪局,劉淮的情感便緩了返來,不再和暮青多辯,隻問道:“那英睿將軍多久能抓到凶手?君前無戲言,將軍身為武將,既領了此案,總該有個刻日。”

暮青不喜劉淮等人,句句如刀,割得劉淮等人神采青紅難辨。

“你!”劉淮氣得顫栗,怒問,“英睿將軍何意?”

知縣還跪著,朝中二品大員死在本身治下,正擔憂聖上降罪官帽不保,聽聞暮青有調派,趕快道:“有!有!縣衙裡有奉職的老仵作,因賤役不敢汙聖目,下官便命其在外頭候著。”

“將軍此言好笑!我等食朝廷俸祿,自要以陛下為先,以國事為先!現在陛下與五胡媾和使團皆在奉縣,倘若凶手傷了聖駕或是傷了胡使,英睿將軍可擔負得起?何況本官方纔也奏請過聖上了,留將軍在此查凶,聖駕先行回京,如此既保全了聖駕的安危,又不至於棄李大人的命案於不顧,難道分身?何來本官不顧念同袍情分之說?”劉淮不愧為言官,辯才了得,義正言辭。

“英睿將軍之意是要將我等當作釣餌?”

步惜歡淡淡抬眼,瞥了眼劉淮,倚去椅子一邊,笑意懶惰,眸光寒涼。

“不必,屍身我已驗過了,尋仵作來隻是幫把手。”暮青道。

呼延昊玩味地一笑,左臉傷疤頓現猙獰。

“你……本官……”劉淮一時竟被噎得說不上話來。

疑點?線索?

後院樹下,屍身已經冰凍。暮青清理出屍身上的雪,見屍身軀乾和四肢已完整凍硬,朝西北呈跪伏姿勢,腔子裡的血已凍成了冰渣,身上穿戴的確是二品大學士的官袍,官袍後背處的錦緞磨破了。

都察院本直屬於帝王,禦史乃言官,劉淮等人既被派來媾和,必是元派之人。禦史本該是朝中清流,卻參與了黨爭,本身不正,何故查察朝官?

李大人死了,下一個就是他們!

完了完了,他方纔那般不待見仵作,莫不是觸怒了她吧?

元修跟在兩名捕快身掉隊來,暮青見那兩名捕快呆怔,便直接將手中的小鏟遞給元修,叮嚀道:“柴房裡有梯子,搬到窗下,彆踩到這條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