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算完,因為遵循約書亞他們的打算,美國的兩個工廠將會持續擴建,讓月產量達到自行車五千輛,三輪車一千二百輛擺佈,整年六萬輛自行車和一萬多輛三輪車將會根基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至於說英國的話,合作火伴已經提出產能翻番的龐大打算,並且英國龐大的殖民地也將會包管發賣的持續火爆,將來締造的利潤乃至比美國本土還要高一些。p>
為了扶植第二工廠,擴建第一工廠,包含倫敦工廠的投資在內,飛鴿自行車公司統共支出了二十六萬美圓的代價!畢竟在舊金山收買一家工廠並停止改革,加上培訓工人甚麼的開消相稱的龐大。p>
“終究有錢了啊!”p>
而英國的工廠固然投產比較晚,產能也隻要每個月一千五百輛,但是短短四個月時候內出產的六千輛自行車竟然也發賣一空!並且高達十八英鎊的售價也讓每出產一輛自行車便能夠帶來差未幾四英鎊的利潤,也就是將近二十美圓。四個月的時候,歸屬於美國飛鴿自行車公司的50%淨利潤就達到了六萬美圓,而如果遵循原打算年底達到月產三千輛的話,將來一年僅從英國獲得的利潤就是三十多萬美圓!p>
但是钜額的投入是有回報的。p>
起碼從這份給大股東的彙報書來看,這個學法律出身的傢夥很有層次性,曉得把全部彙報書分紅了投資、出產、發賣、利潤等幾風雅麵來彆離報告,一環扣一環,最後得出了一個讓約翰心跳加快、口唇發乾的結論!p>
並且彆忘了,老亨特拉爾也占有百分之二十的股分!p>
要曉得,約翰在飛鴿自行車公司的股分是百分之四十,僅僅上半年他就賺到了八萬美圓,幾近劃一於老亨特拉爾一輩子積累下來的現金總額!p>
當然,約書亞是不成能給他這麼多錢的,究竟上就連客歲的分紅也在和約翰相同過以後扣了下來,全數用到持續投資並擴大再出產了。現在恰是飛鴿公司大範圍擴大的最好機會,約書亞他們當然不會華侈這個機遇。p>
而在紐約的第一工廠顛末兩輪的擴建以後,年初產量就已經達到了每個月兩千五百輛自行車和五百輛三輪車,本年年底將會達到三千輛自行車和八百輛三輪車的才氣,和倫敦工廠的年底目標分歧。p>
約翰耐著心中的打動,一行一行的看著。p>
彷彿看到了成堆綠油油的美圓一樣,約翰心中頓時樂開了花。約書亞最後在信中還提了一下,瑞士軍刀的發賣一樣火爆非常,短短一年多時候內已經發賣了將近三萬支,利潤超越一萬美圓,並且已經有幾個國度的軍方人士開端停止打仗了,如果能夠談下來訂單的話,不但僅能夠大幅增加銷量,還能起到告白的感化,這類小小的東西很能夠成為一個下金蛋的母雞。p>
不過此時現在約翰那裡還會去在乎甚麼刮鬍刀的事情,在又一遍在看完約書亞的信以後,鎮靜的他噌的一下站了起來,就像是渾身有著用不完的精力一樣,在書房裡來回的踱著步子。p>
要曉得,這個期間的美國人丁不過五六千萬,人均年支出在兩三百美圓的程度閒逛,能買得起自行車的人可不算太多,這個數字已經是非常的駭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