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平生_第125章 明白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完顏康卻說:“好了,明天就到這裡,各忙各的去吧。”

“人生很多不得已。我還想做你大哥的賢臣呢,現在大金都城要完了,我還要推一把。人間事如何能夠事事快意?你問我,這麼多年有甚麼意義,我也想問你,這麼些年,你到底想要甚麼呢?”

在坐的諸人開端思慮起宋國到底是弱還是不弱,這麼一個詭異的命題來。

完顏康笑道:“那可巧了。”將他們也安排作薛闍昔年做過位置,使薛闍做了侍衛的頭兒。

與此同時,完顏康還催促全真教,加大傳道的力度。

完顏康舒了一口氣,攜嵬名宗室百餘人,返回了陝西,將李德旺還是留在興慶府,與斫答一道鎮守與此,以防蒙古。

耶律阿旺仗著資格老,插了一句:“殿下,那我們呢?現在做甚麼?”

“等!”

完顏康道:“還是我們將事情想得太簡樸了,指導江山易,臨土治民難。以是,漸漸來吧。”

李德旺決意內附的時候,浩繁大臣是同意的,待周、蒙作了商定以後,便有人不這般想了。他們既氣憤於西夏國土的喪失,又以為內附以後便落空了在西夏海內這般的權益。大丈夫不成一日無權,寄人籬下即使錦衣玉食又能如何?曾經揮灑過權力的人,是很難打心眼兒裡認同“樂不思蜀”這四個字的。

然後則是推行大周的稅賦,周之稅賦,低於金與夏,這是毫無疑問的。同時,在征出兵役徭役方麵,也是比夏要輕很多。這也是為甚麼療攝生息好幾年,徒單衡一提起出兵還是覺到手頭緊的首要啟事。

徒單衡留到了最後,諸將不免側目,內心嘀咕著這隻狐狸不曉得又要有甚麼壞語音了。徒單衡說的倒是件不錯的事情:“臣另有話要說,”說完,正一正衣冠,步下坐位,走到完顏康麵前,慎重地一禮,“殿下何時應天稱帝?”

本來他的設法裡,西夏之地因為已經構成了本身奇特的文明氛圍,融會不過兩種:1、特彆強有力的粉碎,不計結果地全數砸碎,玉石俱焚以後重修;2、潛移默化。他挑選的便是後者,先移部分西夏貴族入內異化,再移民實邊,現在看來,詳細的履行過程裡,還是需求更加謹慎的。

徒單衡道:“還請賜題。”

徒單衡笑了:“忽都,我本來很擔憂你,怕你為了虛無的好名聲而讓步,誤己誤國。現在我不擔憂這個了,你斬去了浮名的困擾,我卻擔憂起你這小我來了。婚姻的事情耗損了你太多的思慮,你像個負氣的孩子。你這個時候真像中都趙王妃的兒子。”

完顏康腰一塌,靠在了椅背上。徒單衡低語道:“內裡的讚美都是做給外人看的,你比你的堂兄弟們強,這是當初你大哥親口說的。但是我們都曉得,你若真有驚世絕豔之才,他對你最後的希冀不就是能保一絲血脈,而是重振大金國了。有些事,不是有決計有毅力就能做成的,還要看天份。一步一步走到現在,不輕易,可你也曉得,鐵木真纔是真天賦,諸國所不及。即便如此,他也在丁壯以後才為世人所知。他尚且如此,天份不敷,再不謹慎,再要猖獗,還想有活路嗎?賢人之言錯了嗎?並冇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