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_第105章 占城稻和三千子弟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潘佑、董蒨、張泌後勤兵200人。

因為這個期間很缺糧,靠天用飯,很難活下去。

“比來可有甚麼事情要彙報?”

“你們做的很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既然如此本年春季就推行蒔植占城稻!”李從嘉高興說著。

萵彥、宋克鵬、林益領馬隊各100人,合計300人。

本年隻要把糧食播下去,一年三熟以後將會有非常可觀的收成。

李從嘉來到駐所內,遠遠兵士們練習喊聲。

沙萬金領長槍兵300人。

謝彥質領工程兵200人。

工程兵驅動民夫,發掘戰壕,建立防備工事,安裝攻城東西。

他就是統統人旗號和方向。

後兩個兵種是李從嘉設置安排,首要為幫助兵種。

李從嘉讓他們吃飽穿暖,還能哺育家人。

跟著時候的推移,太陽垂垂降低,陽光灑落在每一個兵士身上,為他們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李從嘉身著玄黑甲,登上校場高台,看著江寧府東團練兵約有3000人。

他們都具有必然實戰才氣。

吳翰領弓弩兵500人。

眾將軍一次報數喊著。

“眾位將軍,兵額必須實報實說,不準吃空餉,若讓我查到有吃空餉的,必將嚴懲不貸。”

“因為我擔憂剋日朗州要有一場大戰。”

名額數量越實在,越是精兵。

這個期間的兵,如果報1000人,實際上能夠隻要800多人,剩下200多兵額的缺口都有將軍吃空餉喝兵血。

李從嘉推行高薪養廉。

客歲救了大火,天子李璟念李從嘉練兵有方,救火英勇,犒賞2000兵額的軍餉!

“占城稻!”

我二人,超越三國,用時一年,找到了一種水稻。

將士們報數的喊聲一個比一個清脆。

他們的聲音果斷有力,迴盪在全部校場當中。

校場中心的旗號隨風飄蕩,獵獵作響,彷彿也在為這場練習助勢。

“我們還特地從螺城帶來了幾名蒔植水稻的老農。讓他們來到了江寧城。”

但是明閃現在是千萬不成以的。

李璟乃至被迫變動了年號,還那裡有糧去養兵呢?

步兵則分紅多少小組,停止搏鬥、行列變更以及盾牌與長矛共同的演練;

以是李從嘉在一年前安排去尋覓稻種,此時起到了相稱首要的感化。

每一次揮刀、每一回回身、每一個法度,都揭示出了高度的調和性和規律性。

張璨領大斧兵300人。

而在遠方,那麵頂風招展的李字旗號彷彿也在訴說著一個穩定的真諦。

他們深知,這些兵士是李從嘉的脊梁,是仙林鎮首要力量。

李從嘉想到本身軍隊生長太快,這些配套的東西冇有跟上。

因為隻要養精兵才氣減少勞民傷財,減少天下勞役的征用。

此地已經有句容、丹陽兩縣之兵。

本身一個六皇子,如果乾著兵部和工部的活兒,那豈不是要被彆人給捏死了?

跟著主公走。

天子給了2000兵餉的配額,而兵器甲冑的撥發,可不會那麼輕易,因為這些都要給戰役軍隊。

更何況遵循汗青的生長,這兩年南唐災害不竭。

馬成信、馬成達領大盾親兵各200人,合計400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