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三字經_第3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五苓散 加減斟 《彆錄》以此方加川楝子、木通、橘核、木香,通治諸疝。

東坦法 防氣傷 暑傷元氣,藥宜從補,東垣清暑益氣湯頗超。

種子者 即此詳 種子必調經,以歸脾湯治其源,以清閒散治其流,並以上諸法皆妙,不必他求。唯婦人體肥濃者,恐子宮脂滿,另用二陳湯,加川芎、香附為丸。

目睹者 實痛心 人之死於病者少,死於藥者多。今行道人先學利口,以此藥殺人,即以此藥得名,是可慨也。

痛而煩 裡熱窒 小腹痛雖為停瘀,而不大便、日晡煩躁、譫語,非停瘀專症也。血因熱裹而不可,非血自結於下,但攻其瘀而可愈也。《金匱》以大承氣湯攻熱。

頭項病 太陽編 三陽俱主表,而太陽為表中之表也。論以頭痛、項強、發熱、惡寒為大綱,有汗宜桂枝湯,無汗宜麻黃湯。

邪傳變 病日深 治之得法,無不即愈。若逆症、壞症、過經不愈之症,皆誤治而至也。

歸脾法 主二陽 《內經》雲∶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為女子不月。宜歸脾湯。

羊肉湯 痛謐 痛者,痛之緩也,為虛症。

吐利痛 太陰編 太陰濕土,為純陰之臟,從寒化者多,從熱化者少,此經主寒症而言,宜理中湯、四逆湯為主,第本來為王叔和所亂耳。論以腹中滿、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溫、腹時痛為大綱。

暑症第十三

小兒病 多傷寒 喻嘉言曰∶方書謂小兒八歲之前無傷寒,此胡言也。小兒不耐傷寒,初傳太陽一經,早已身強、多汗、筋脈牽動、人事昏沉,勢已極於本經,誤藥即死,無由見其傳經,以是謂其無傷寒也。俗雲驚風皆是。

附半薑 功超軼 時醫以半夏、附子墜胎不消,乾薑亦疑其熱而罕用之,而不知附子補命門之火以保胎,半夏和胃氣以安胎,乾薑暖土臟使胎易長。俗子不知。

胎衣阻 發笑匡 胎衣不下,宜以醋湯送發笑散三錢,即下。

五淋病 皆熱結 淋者,小便痛澀淋瀝,欲去不去,欲止不止是也,皆熱氣結於膀胱。

傷暑症 動靜商 夏月傷暑分動靜者,說本東垣。

溫藥和 博返約 《金匱》雲∶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忽揭出溫藥和之四字,即金針之度也。蓋痰飲,水病也,水歸於腎,而受製於脾;欲水由地中行而歸其壑者,非用溫藥以化氣不成也;欲水不泛溢而築以堤防者,非用溫藥以補脾不成也。如苓桂術甘湯、腎氣丸、小半夏湯、五苓散之類,皆溫藥也。即如十棗湯之十枚大棗,甘遂半夏湯之半升白蜜,木防己湯之參、桂,葶藶湯之大棗,亦寓暖和之意。至於攻陷之法,不過一時之權宜,而始終不成離溫藥之旨也。

上虛甚 鹿茸餐 寸脈大,按之即散者,為上虛,宜鹿茸酒。鹿茸生於頭,取其以類相從,且入督脈而通於腦。每用半兩酒煎去滓,入麝香少量服。或用補中益氣湯及 術膏之類。此症如鉤藤、天麻、菊花之類,俱可為使。

龐雜至 氣血傷 經來或早或遲不一者,氣血虛而經亂也,宜前湯加人蔘、白朮、黃 之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