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曉得,這不但僅是款項的支撐,更是對他們事情的承認和鼓勵。
人群中主動讓出一條道,潘水兵和李秀梅走到人群中心,這才發明,一張粗陋的桌子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包裹。
有的是用舊報紙包著的,有的是用粗布縫成的,另有一些則是直接用塑料袋裝著,鼓鼓囊囊的,不曉得內裡裝著甚麼。
那些本來持張望態度的企業,看到這麼多人支撐文明活動,也紛繁插手了捐贈行列。
“我們企業是做旅遊開辟的,深知文明對於旅遊生長的首要性,但願此次活動能夠美滿勝利!”
他曉得村民們並不敷裕,這些錢能夠是他們省吃儉用攢下來的,或者是籌辦給孩子們買新衣服、買學慣用品的。
“鄉親們,你們的這份情意,我們領了!但是……”
但潘水兵內心清楚,要想真正把文明活動辦好,光靠這些捐款和物質是遠遠不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