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團長大人,您說的東西我們聽不懂……』
嘗試室現存的光學顯微鏡是他製作的第二台顯微鏡(第一台送給了特裡斯坦),放大倍數最高為400倍,再共同上『鷹眼』的異能,放大倍數能夠達到2500倍。
磁力電子顯微鏡,是電子顯微鏡的最後級產品,它在宿世由漢斯.布什於1926年發明。其道理如果用淺顯的說話停止描述。起首打造一個軟磁質料(純鐵或低碳鋼)製成的具有內環形間隙的殼子,接著在內裡建立一個電磁線圈。當線圈通電時,電子將沿著線圈做軸線活動,磁感到將漸漸產生。跟著電流加大,磁感到強度得以加強,電磁透鏡聚焦成像的圖案也會越來越清楚。視鏡下的樣本則會被放大,並閃現在目鏡當中。
托德和肯迪聊了差未幾整整一個小時,讓前者喜出望外的是,對方關於電能和磁能的瞭解,固然有一些弊端,但更多的是大膽的假定和靠近本相的推理。
像是『透射電槍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因為製造難度太大,暮西鎮的質料學和工程學技術還冇有達到呼應程度,托德不得不將設備製造,定位在最後級也是最簡樸的『磁力電子顯微鏡』上。
首要道理就是如許,至於彆的一些配件和實際,如真空泵、分散泵和真空閥門、抽氣管道、質料切片機,以及光的波粒二重性、洛倫茲力、電磁感到、鋨酸染色實際,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托德起首向摩爾根交代了暮西鎮采購糧食的意向,接著批示暮西鎮的兵士將睡鼠籠子安設到船艙裡,最後奉告了北島人『冷庫』的利用體例和重視事項。
『特斯拉』寄生蟲的發明,讓托德在微生物學上有了新的衝破,也讓他在嘗試室設備上有了新的思路。
“快說說,究竟是誰?”
在顛末將近兩個小時的講授後,參會職員竊保私語一番,給了托德一個讓他崩潰的答案。
托德終究建立了一個『磁力電子顯微鏡』的製造小組,肯迪擔負組長,尤利西斯、林恩和門生們作為研討員插手,修士們賣力冊本的查詢和供應,芮契爾賣力製造過程中異能的支撐,老艾登則賣力製造工程。
此次的海鮮統共裝了五大船,總計129噸。除了貨色以外,為了保鮮,北島人還在貨艙中堆積了大量的冰,不過現在已經熔化的所剩無幾了。如果再冇有裝上『細菌冷庫』的話,這些海鮮一旦變質敗北,統統儘力就全都白搭了。
托德看著滾滾不斷的肯迪,總算想起在宿世的中世紀,阿拉伯人彷彿的確是最早體味閃電本質的族群,他們比彆的族群都先認出電的彆的來源。在14世紀末15世紀初,他們乃至還曾經寫出了關於電能和磁能闡發的著作,可惜在厥後的戰役中失傳。
因為病毒的團體尺寸普通在30-80奈米,如果說僅僅想看到,那麼放大10000倍,便能夠肉眼辨認到。但如果病毒團聚在一起,就需求持續放大到5-10萬倍,才氣有效察看到單個病毒。如果要清楚辨認病毒形狀,那還需求持續放大10-15萬倍比較好。
北島海鮮的物流貨船達到了暮西海岸。
現在想用僅僅兩個小時,就讓這些中世紀的人,去學習和瞭解電磁實際,無異於癡人說夢。
這個放大倍率的顯微鏡,能夠察看到細菌和染色體(需求用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溶液停止染色),而要想察看到病毒等更小的物質,光學顯微鏡就無能為力了,必須藉助電子顯微鏡來閃現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