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文
[9]本節事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17]夏姬被帶到楚國,是在魯宣公十一年(前598);襄老戰死在鄭國,是在魯宣公十二年(前597);夏姬和巫臣私奔到晉,是在魯成公二年(前589)。
[1]事見《左傳·成公十六年》。
[12]索福克勒斯完成《安提戈涅》,是在公元前442年(一說441年);聶政刺韓,是在公元前397年(韓烈侯三年)。以是索福克勒斯和聶榮可算同期間人。鉏麑他殺,是在公元前607年(晉靈公十四年)。以是鉏麑與聶榮、安提戈涅相距二百多年。
[4]事見《左傳·成公七年》。
[8]卿,是當代天子或諸侯所屬之初級幫手,有上中下三等。位類上卿而在朝者,叫“正卿”,也叫“塚卿”。
[7]《詩經·唐風·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於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適我?”
[1]知罃被俘,是在魯宣公十二年(前597)夏;被開釋,則在魯成公三年(前588)夏。
[19]見《論語·顏淵》。
[16]據《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晉獻公“烝於齊薑”,生秦穆公夫人穆姬和太子申生。烝,就是與母親輩的女人產生性乾係。齊薑是甚麼人,有爭議。
[10]請參看《左傳·定公八年》楊伯峻注。
[4]《韓非子》和《呂氏春秋》持此說。
[1]豫讓的故事見《戰國策·趙策一》、《史記·刺客傳記》。
[14]事見《左傳·昭公十一年》。
[18]此說最早由清人顧整天《楚辭·九歌解》提出,後孫作雲、聞一多、馬茂元、陳子展、薑亮夫、郭沫若均持此說。
[11]見《左傳·定公八年》。
[17]語見《左傳·昭公十一年》。歲星就是木星。營室,即二十八宿的室宿,有兩顆星,即飛馬座的α和β。大梁,為十二星次之一,相稱於黃道十二宮的金牛宮。
第四章
[2]此處原文為“不穀”。但為便於讀者瞭解,凡楚王自稱“不穀”處,今後均改成“寡人”。
[6]請參看童書業《春秋史》。
[6]晉獻公歸天,是在魯僖公九年玄月;裡克策動兵變,是在同年十月。
[16]事見《左傳·宣公十一年》。
[11]聶政事蹟,見《史記·刺客傳記》。
[12]《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8]《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躇。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8]此段闡發,請參看童書業《春秋史》。
[24]請參看朱狄《靈感觀點的汗青演變及其他》。
[5]事見《左傳·昭公元年》。
[22]據《左傳·僖公十年》並楊伯峻注,晉惠公即位後,占有了故太子申生之妃。申生向狐突顯靈,稱惠公必敗於韓。
[6]鉏是多音字,也是鋤的異體字。用於國名,讀如徐;用於“鉏”(齟齬),讀如舉;用於姓氏,讀如除。麑,讀如尼或迷。本書所述鉏麑刺殺趙盾等事,整合了《左傳》、《國語》、《公羊傳》、《呂氏春秋》、《史記》之《晉世家》和《趙世家》諸家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