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是綠肥紅瘦_第140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

她也讀過當代幾年刑律,平常跟著父兄耳濡目染,多少曉得些門道,照剛纔顧廷燁說的,就算把勾連的罪名落實,顧家到底是建國勳貴,加上顧廷燁的麵子在,估計也不會也殺頭放逐這麼慘。那麼,最壞的環境是甚麼呢?

語出彆有深意,很多民氣頭一驚。

明蘭暗自揣摩這句模棱兩可的話,嗯,話題又繞回原處了。

廳中世人俱是心頭一震,當年顧廷燁離家之時,氣病的老侯爺床前圍滿了人時,四老太爺和五老太爺曾如此安慰:就當顧家冇這麼個子孫!

顧廷燁微一挺眉,便道:“好。既如此,我便直說了。”隨即大馬金刀的坐下,朗聲而言:“先帝之四王爺早被科罪謀逆,從逆的幾個首要人犯俱已落罪量刑,現下查的是當初曾助逆的從犯,和逆王過從甚密者,與謀逆情事有連累者。”

仁宗天子心軟了一輩子,死前總算明白了一回,為了給不利的三王爺和德妃一個說法,也為了讓厥後即位的八王爺路好走些,欽定了四王爺的大逆罪名。

四老太爺最是焦灼,聽了這不冷不淡的話,怫然道:“你這說的甚麼話!那日劉正傑領著一隊禁衛如狼似虎普通闖出去,不分青紅皂白,先把大哥的書房一通亂搜,又拘了我們幾個在小院子裡鞠問,一屋子弄的雞飛狗跳,涓滴情麵也不給。當我們顧家是土窩瓦肆了麼?”

是以非論是田莊還是鋪子都不如長房和四房運營的好,日子久了,家中的管事不免少了差事,僧多粥少,職員冗置,油水又薄,就算那些管事的本身不說,家中的妻小不免不滿,垂垂有些埋汰抱怨出來。

這話說的倒也有理,兩位老太爺一時無話辯駁,可旁座的顧廷炳卻一氣站起,大聲道:“甚麼叫略有連累?不過是他們冇本領審案,便尋彆人倒黴,好顯得本身本事怎的!我們顧家幾輩子忠苦衷主,再誠懇不過了!二兄弟,你現在在禦前也有麵子,我們老顧家叫人欺負到跟前了,你也不利用力兒,難不成績這麼叫人瞧我們家笑話!”

“二哥來了!這下可好了。”

五老太爺冷冷盯著顧廷燁,森然道:“我隻要顧家安然無事,顧家人各個都能滿身而退!”

五老太爺被噎住,他不可否定,可也拉不下臉來承認,免得招惹顧廷燁一頓‘忠君愛國’的數落,他是讀書人,到底要麵子。

當明蘭和顧廷燁快消逝在路口時,蓉姐兒俄然緩慢的昂首,直直的盯著那邊。

明蘭心頭一鬆,這男人很有知己,把她摘潔淨了,不枉她這幾日床上床下累死累活。

明蘭朝內裡看去,除了顧廷燁神采定然的喝茶,其他世人都是或惶恐,或惶恐,或焦灼,形色不一。

從顧廷燁憤而離家起,顧家和顧廷燁就是兩碼事了,特彆是顧老侯爺歸天後,顧廷燁最後的牽絆也冇了;而那幾年都城奪嫡爭鬥白熱化時,顧廷燁正吃著三文錢一碗的陽春麪,在江湖上風塵雨露刀口舔血的混生存。他們連累奪嫡而不利,關顧廷燁甚麼事?

四老太爺卻並不在乎:“都是骨肉嫡親,不必講究這很多端方,你嫂子焦急,也是常情。”

裡側的明蘭聽了,忍不住內心暗歎:這幫叔爺大哥們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到了這個時候還在唱高調,他們到底知不曉得題目的關鍵在那裡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