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迷局_第五十六章 臨危之命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薛訥回過神來,拱手道:“殿下,臣覺得,為今之計,固然有諸般困頓,但我等決不能恪守洛陽,敵眾我寡,一旦恪守便是坐以待斃,而必必要在洛陽周邊,妥當擺設,不然一旦賊眾殺來,則二聖危殆。”

“此次叛軍起兵之機選得非常奧妙,左相兼司戎太常伯戍衛西涼,平陽郡公薛大將軍尚未從遼東回師,朝中唯二能夠在危急時直接出兵之將,皆距洛陽千裡以外。估摸賊人早有預謀,就是為了打我等一個措手不及……末將昨夜瀆職,還請太子殿降落罪!”保衛洛陽的主將陳侯上前一步,跪地向李弘請罰。

是了,薛訥年青無軍功,說得再天花亂墜,亦難被這些將軍信賴。李媛嬡望向父親,但願他能替薛訥說幾句話,可那李敬業低頭思忖,底子冇有要接話的意義,似是亦對薛訥的戰略有很多疑慮。

樊寧忍不住“嘁”的一聲,嘲笑道:“這位將軍的意義,是說薛郎的戰略如同趙括,是紙上談兵嗎?昨夜我等搏命保衛二聖之時,你們可還在水裡晃閒逛悠泛舟呢!”

這確切是一局死棋,彷彿不管如何皆找不到衝破口,這天下繁華之盛的神都業已成為一座囚籠,而那史元年正如魑魅般窺視著他們,耐煩實足地等著他們病篤掙紮,困獸之鬥。

“啟稟太子殿下,以老臣之見,叛軍霸占了函穀關,堵截了聯絡兩京的要道,兵部欲出兵救駕,卻難以獲得二聖或殿下的首肯,隻怕是一時候進退兩難呐。”閻立本答道。

薛訥所說,李敬業天然也明白,但他並不同意薛訥的話,辯駁道:“薛明府所說不錯,洛陽長安之間冇法通報動靜,大唐便劃一於全瞎全聾了普通。可前朝構築洛陽時頗操心機,城池固若金湯,城中糧庫充盈,一旦城門關合,賊人便很難冒昧。我們現下底子不知亂賊人數,亦不知其意向,如果冒然放棄恪守洛陽,賊人趁機攻來,不但聖駕傷害,城中百萬百姓更是命懸一線,請殿下三思。”

說罷,一行人等乘車從東宮出,往紫微宮去處二聖叨教。待李弘稟明後果結果後,李治與武後召世人入殿來。惡疾纏身,令這方過不惑之年的帝王看起來麵色不佳,但他的神情姿勢還是嚴肅沉定,穿戴天子服製,與武後並坐在高台之上,看到他們,世民氣底莫名有了底氣,再不似方纔那般鎮靜,齊齊上前拱手道:“拜見二聖!”

聽了薛訥的戰略,世人麵麵相覷,都冇有言聲,李弘心下有了籌算,問道:“慎言此計,右相、李將軍與陳將軍覺得如何?”

李媛嬡介麵回道:“你當旁人都傻?洛陽與長安皆是枕著龍脈的風水寶地,若不走兩京故道,便要繞遠走巴蜀再經漢中,方能轉行長安,當中很多路途馬匹不能行,隻能徒步,還不知要遲誤多久,可不是比登天還難!”

“各位可曾想過,史元年現在為何不馬上來攻打洛陽?”薛訥站起家,還是是恭敬有禮,眉眼間卻帶著常日裡冇有的堅信果斷,“很簡樸,因為他們還在積儲力量,等候後盾。若我所料不錯,這起子亂賊該當是自寧朔、靖邊一帶,經罷交、延州直插關中而來。占有了函穀關,無疑堵截了兩京之間的聯絡,各地諜報不能互通有無,故而我大唐絕大多數處所還不曉得已經有亂賊占有了函穀關,隻能坐以待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