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入一個盒子當中,水是方的。
忽地,秦先羽眉頭微皺,漸漸轉過身來。
“不但是水,萬物皆是如此,隨外在環境而竄改。”
幸虧他練習多日,動手已經是極其穩妥,加上玉丹靈水改良以後的目力,勝於鷹隼不知多少。
以他的眼力,隻要凝神靜氣,就連弩箭都變得遲緩而清楚。如此當真看著符文,天然是分毫不差。自練劍以來,手臂極穩,下筆自也是不出分毫不對。
“這便是觀虛師父以是為的事理?”
火堆之上有白煙嫋嫋,一朵兒火苗搖擺而起。
或是有大火澎湃?
那是老羽士對於修煉,以及符道的觀點,以他百年來的秘聞,彆有一番觀點。
但是房中熱氣並未上漲,而鍋裡的水也並未如同預感時那般敏捷煮沸燒開,過了好久纔出現白煙,跟平時燒水冇有分歧。
“彷彿……冇甚麼用處?”
秦先羽心中一跳,他細心看著這朵兒火苗,隻見再過半晌,那火苗兒複又燃起,已是一堆火焰,與燃燒之前普通無二。
看著隻是畫了一些符文,冇有熱氣蒸騰,更冇有甚麼火焰升騰的奧妙異象。
比如在地上描畫溝槽,引入水流,就是一種軌跡。
但或許在某一種特定的環境之下,或人揮動一下樹枝,便能產生類似的結果,從而生出火焰。
秦先羽對於火符已然把握得極其熟諳。
但是玉丹事關嚴峻,是以他要嘗試這火符究竟有些多麼特異,以免到時生出變故。
本來覺得會有熱氣炎炎,覆蓋全部房間。
火符,彷彿並無用處?
“火符,火符。”
秦先羽深吸口氣。
就如同水裡的火焰會滅去,而火中的水會被燒開。
他撥出一口氣,在地上的火符那邊架起了一堆乾柴枯草,燃起火焰。火堆上架起鐵鍋,放了半鍋水。
諸如此類,就是一個特定的環境。
這兩樣物事來自於青城山,大德聖朝的道門祖山。
觀虛老道上百年修行,尋求仙道,卻不得其門而入,反而日夜苦思,把功法,術法,符法一一剖析。就算是超出真氣外放的仙道人物,多數也冇有他看得深遠,看得清楚。
見如此安靜,冇有甚麼異象,秦先羽心有揣揣,也不知是否能成。
而符道,便是按照特定的軌跡,尋到一個符合的軌跡,將六合五行之氣,拘禁於此中。
再不濟,那鍋水架在火符上麵,也應當敏捷沸騰罷?
香囊中的香料,是用青城山上的一種樹木,七種奇花研磨成粉,有凝神靜氣之效,大馳名譽。而那七種奇花當中,有六種乃是醫術藥材所記。
道書有記,陰陽化五行,五行而生萬物。
秦先羽難以置信,又再度嘗試。
間隔上京,另有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