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龍戲唐_第160章 乾坤大挪移(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陳侍郎說得倒是不差,隻是某卻有一疑問,陳侍郎是如何得知夏、銀、綏三州多岩鹽的,又該如何包管此三州之岩鹽可敷大範圍開辟之用?”

“嗯。”

“陛下聖明。”

待得陳子明趕到了兩儀殿時,這才發明不但太宗在,房玄齡等宰輔們都在,個個神采嚴厲,較著是內朝之格式,一見及此,陳子明自是不敢粗心了去,趕快疾步搶到了禦前,恭謹萬分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子明不必多禮,先前爾在庭間之所言,小王覺得大佳,若能遂行,實朝廷之福,社稷之福,更是百姓之福也。”

“微臣領旨謝恩。”

一聽太宗有召,陳子明當即便暗自鬆了口大氣,也自不敢有甚擔擱,謝了恩以後,便即儘是歉意地朝著李泰躬身行了個禮,而後麼,一言不發地便往兩儀殿趕了去……

陳子明倒是說得娓娓動聽,可房玄齡卻明顯並不為所動,一針見血地便指出了最關頭的題目之地點——三州的岩鹽儲量究竟有多少?

太宗並未有甚酬酢的廢話,這一開口便直接切入了主題,很明顯,本日內朝要議的便是鹽鐵之事——太宗是個彆恤百姓的開通君王,凡是能無益於百姓的事,他自是樂得去做,畢竟這有助於安定大唐江山,可觸及到了鹽鐵這等社稷根底之事時,太宗自不免便有些躊躇了,無他,概因陳子明所提出的那份打算實在是過分激進了些,產量的增加實在過分迅猛了些,他自是不免擔憂會有消化不良之虞。

哪怕明知李泰用心之地點,可這當口上,陳子明也勢不能直接回絕,也就隻能是恭謹地回了一句。

“好了,此事容後再議。”

明曉得李泰這會兒故作親熱的號召不止有著拉攏之意味,更多的則是在挑動太子的神經,何如這廝親王的位份擺在那兒,倒是容不得陳子明有所失禮的,無法之下,陳子明也就隻能是恭謹地躬身行了個禮。

公然不出陳子明所料,李泰用心大聲狠誇了陳子明一通,就彷彿他真是陳子明的知音普通無二。

冇等李泰將話說完,卻見內侍監趙如海已是急倉促地行了過來,恭謙地行了個禮,打斷了李泰的未儘之言。

“哼!”

固然太宗尚未開口問事,可陳子明倒是早已猜到了根底,不過是想體味一下鹽鐵之道的詳細之安排以及能夠的應變之策罷了,對此,陳子明早已做好了籌辦,倒是涓滴不慌。

太宗叫起的聲音非常淡然,聽不出是喜是怒。

“朕叫你來隻為一事,爾對冶鐵與煉鹽二事是如何安排的,如果價跌後,銷量不振,又當如何措置,說罷,朕聽著呢。”

這一見公然將太子給氣跑了,李泰不由地便樂了起來,趁熱打鐵地便要將陳子明拉入自家之陣營。

待得李泰讓了開去,趙如海便即一板臉,站直了身子,拖腔拖調地將太宗的口諭宣了出來。

“微臣叩見陛下!”

“子明不必如此,小王所言乃是出自肺腑,不瞞子明,小王對鹽鐵之道頗具興趣,如果子明不棄,且請得便時,為小王詳解一二可好?”

“免了。”

太宗金口既開,眾朝臣們不管心中到底作何感觸,那都隻能是獎飾了事了的,隻是經此一番激爭以後,背麵的朝議也就有些個虎頭蛇尾地草草了之了去,冇多久,跟著太宗起家轉入了後殿,朝議便就此告了個結束。

“回殿下的話,陛下有口諭給陳大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