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龍戲唐_第164章 實地考察(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回大人的話,得意知大人慾來我三州大興鹽場,下官便已徹查了處所誌,得知我銀州儒林縣西北黃莽山一帶確曾有山民曾在此挖出過大量岩鹽,據記錄,彷彿量頗豐,隻是因其毒性大,人畜不得食,故而無人加以理睬,數日前,下官著人前去勘察過一回,挖地十餘丈,卻還是未曾有所發明,或許是記錄有誤也說不定。”

“嗯,趙使君可有甚要彌補的麼?”

“陳大人,聽聞您要來我夏州大興鹽場,下官歡樂鼓勵不已,隻是,唔,隻是下官著人在州境內四下勘察,卻並未見有大量岩鹽之地點,不知您……,嗬嗬,請恕下官孟浪了,會否是流言有誤哉?”

葛銘話音方纔剛落,綏州刺史王純也緊跟著出言擁戴了一把,明顯對陳子明所言的三州岩鹽儲量大之說也不是很信賴。

“大人有令,下官等自當順從。”

對於兩位刺史的質疑,陳子明並未急著給出個解釋,而是笑嗬嗬地將話題丟給了沉默不語地端坐在一旁的銀州刺史趙萬誠。

一行人等將陳子明迎入了清澗縣的驛站以後,相互按著品階高降落了座,性子最急的葛銘便已是頭一個對陳子明大興鹽務一事提出了質疑。

魏王李泰的能量當真不是普通的大,宴請了陳子明以後的第三天,便將他魏王府的屬官調了四小我到工部任職,除了水部司未曾派人外,虞部、屯田部各一人,另兩人則全都集合在工部司中,當然了,職位並不甚高,除了一名出任工部司員外郎以外,餘者皆是主事之職,可車馬倒是擺瞭然的,就是要跟陳子明合作著整蠱鹽鐵改革之事,對此,陳子明並未有甚貳言,不過麼,也冇急著讓李泰的人行動起來,而是向吏部提出了調人的申請,籌辦將茂州彆駕李恒以及州主薄楊辰等一撥官吏調來京師,來由便是這撥官吏熟諳鹽、鐵事件,可勘大用。

不消說,這麼浩浩大蕩的一大撥人天然便是以陳子明領銜的三州諸多官吏,至於銀州刺史趙萬誠麼,則是親身充當了領導,將陳子明引到了山腰的一處大坑前,指導著狼籍的坑底,很有些無法地稟報了一句道。

“大人明鑒,下官也著人詳加查訪過,除與鹽州交代處有一鹽湖以外,確未曾有太多所得,且那鹽湖已歸屬鹽州鹽場合有,並非我綏州所能介入的,至於岩鹽麼,下官州中也就隻要上縣附近的高師山聽聞有少量岩鹽,隻是地處偏僻了些,下官雖已著人前去細查,一時髦未能得詳情,下官癡頑,還請陳大人指導迷津則個。”

陳子明要調的人說多未幾,說少也當真不算少,固然中級官員就兩人罷了,可下頭那幫初級官吏倒是多達十數人,都往工部裡放明顯不實際,無他,體例所限耳,為此,吏部那頭也頗是難堪,岑文字親身出麵跟陳子明好生協商了一番,終究同意將李恒調入工部司任郎中,而楊辰在在虞部司任員外郎,至於其他十數名初級官吏麼,一半調入了工部,在各司掛主事銜,至於另一半則是分流到了戶部各司,而後以戶部協同共同的名義參與到鹽鐵改革事件中去。

調人是需求時候的,哪怕岑文字那頭已是死力在共同了,調令也已是第一時候便發了出去,可畢竟遠隔千山萬水,茂州諸般人等自是不成能在短時候裡到任,此乃前提所限,陳子明也自冇甚體例可想,恰好他又不想坐等上月餘的時候,乾脆便請了旨意,籌算親身去夏、銀、綏三州考查一番,對此,太宗自是欣然準了奏,給了陳子明一道聖旨,讓他以欽差的名義出巡三州,趁便觀風三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