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龍戲唐_第405章 李慎的小心思(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殿下賢明。”

“子明經驗得是,小王知錯了。”

“奴婢遵旨。”

“紀王殿下既是欲求自保,也自偶然再與殿下相爭,就算讓其一讓,又能如何,終歸較之將其推到濮王殿下那一頭來得強罷,至於將來之事,將來再說也不為遲。”

因著去歲親征高句麗一事,太宗已是好久未曾體貼過典範註釋一事了的,但卻毫不料味著太宗對此事的嚴峻意義不體味,要曉得此乃功在千秋之大事也,但消能立下端方,便是一樁盛舉,在史乘上,也絕對是值得濃墨重彩地記上一筆的,正因為此,一聽李慎如此稟報,太宗的精力立馬便是一振,緊著便下了旨意。

太宗既已叫了起,謝恩乃是題中應有之意,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這一見陳子明那一臉不加粉飾的調侃之色,李恪的眉頭自不免便皺了起來,冇旁的,自打太宗回到了京師,雖始終未曾下詔打消李恪的監國之權,可實際上李恪此際就已是一閒人罷了,除了偶爾進宮伴駕以外,啥差使皆無,早就憋悶得夠嗆了的,加上自忖已在奪嫡之爭中超然搶先,自是不肯無所事事地閒著,再說了,主考官雖是臨時之差使,忙也不過就隻忙那麼一個月不到的時候,可卻能在立名天下之餘,大肆收弟後輩子,如此功德,李恪又怎甘心就這麼落到李慎的手中。

因著掛念愛女之故,陳子明的表情始終可貴開暢起來,這一見李恪已然想通了事情的關頭之地點,陳子明也就不肯再多費唇舌,獎飾了一句以後,便即就此閉緊了嘴……

“慎兒有甚要求且就直說好了,朕聽著呢。”

“嗯,宣罷。”

“唔……,此事乾係嚴峻,朕亦自不好乾坤專斷了去,慎兒且先回好了,待朕與諸般臣工商討後再定也罷。”

固然因捧著書不甚便利,可李慎卻並不敢是以失了禮數,但見其一從屏風處轉將出來,便即大步搶到了禦前,恭謹萬分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諸位愛卿,朕請爾等前來,是有兩樁事要議,一是朕曾交慎兒督辦的典範註釋事件已然完成,起初慎兒已將印好之文字呈到了朕處,轉頭朕自會著禮部複刻上一些,下發各部,且過過朝議也罷,至於其二麼,明春貢試之主副考人選也須得早做決計,以應全麵,事便是這麼兩樁事,眾愛卿有甚觀點,且就都說說好了,朕自聽著呢。”

“去,傳朕口諭,將政事堂諸般人等都喚了來。”

不等眾宰輔們儘完禮數,太宗已是溫暖地叫了起。

“善,此事便這麼定了也好。”

待得眾宰輔們起了身,太宗也未曾說些甚無營養的酬酢話語,開宗明義地便將召世人前來的企圖道了出來……

“不當?當然不當,彆說真去爭,殿下但消微露這等意義,費事也就該不遠了!”

“諾!”

“諾!”

太宗這麼一說,李慎立馬便順杆子往上爬了去,假藉著調研的名義,冠冕堂皇地討要起了主考官的大位來。

“回父皇的話,兒臣自打貞觀十八年正月奉父皇旨意督辦典範註釋一事,至今已有兩年餘,經諸弘文館學士之不懈儘力,現在已成其事,現有已勘印之樣本在此,還請父皇禦覽。”

“父皇謬讚了,此皆兒臣本分事耳,豈敢期望重賞耶,隻是兒臣倒是有個想頭,也不知當提不當提。”

“謝陛下隆恩。”

“兒臣叩見父皇。”

太宗並未急著下旨意,而是手指無認識地敲打著龍案,沉吟了好一陣子以後,這纔出言叮嚀了一句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