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龍戲唐_第474章 蓋棺定論(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太宗金口既開,侍立在側的趙如海自是不敢有涓滴的拖延,緊著應了一聲,疾步便跑下了前墀,接過了喬良高舉著的幾捲紙,轉呈到了禦前。

喬良乃是有備而來,自是不會怕了嚴剛的威脅之言,但見其麵帶挖苦之色地駁斥了嚴剛一句以後,這纔再次轉向了太宗,不緊不慢地接著道:“陛下,據微臣查知,大理寺少卿嚴剛行動不軌,其罪有三:其一,為人關說官司,乃至錯判案子三樁,彆離是上馬陵劉家爭產案、大興裡趙家訟林家侵產案、河芳裡‘蘇記商號’與‘林家鋪子’爭產案;其二,妄議儲君人選,不顧陛下三令五申之警告,頻頻與人稱:濮王殿下賢,又是嫡子,當立!此等談吐,實有大不敬之罪也;其三,行動卑鄙,身為朝堂命官,知法犯法,竟不顧廉恥,暗與其媳苟合,大違人倫天理,當誅!如上以聞。”

能混到朝臣這麼個級彆者,天然都是心眼極活泛之人,自是都聽出了太宗叫起之際的有力感,各自的心中不免都起了微瀾,隻是這當口上,卻也冇誰敢有所失禮的,隻能是齊齊照著朝規謝恩了事。

“眾愛卿,朕聽聞已逝特進蕭瑀之諡號爭議頗多,朕心甚憂,本日早朝且就此事好生議議也罷。”

喬良雖是禦史中丞,負有監控朝野之責,可真要說到動靜通達麼,實在真就強不到哪去,之以是能在此際拿出嚴剛的諸般罪證,靠的實在都是“新欣商號”之力,而這,又全都是出自陳子明之運營——早在曉得李泰那頭安排嚴剛來當前鋒時起,陳子明便已密令柳如濤將平常彙集的嚴剛之罪證全都轉交給了喬良,這纔會有麵前這麼一幕的呈現。

“眾愛卿平身。”

“遞上來!”

貞觀二十二年八月初九,又到了大朝之時,一大早地,群臣們便已全都堆積在了太極殿中,冷靜地等候著帝駕的到來,氛圍一如昔日般的寂靜,隻是在這等寂靜中倒是帶著濃濃的肅殺之氣,很多朝臣眼中都閃動著彆樣的光芒,很明顯,大多數朝臣都清楚本日這一朝的首要性之地點。

喬良的彈章這麼一出,嚴剛當即便慌了神,不為彆的,概因這些事,他確切都乾過,隻是自發得埋冇,自忖並無證據落於人手,自是不肯就這麼服了罪,這便緊著反咬了喬良一口。

主題既定,身為禮部尚書,許敬宗自是須得緊著出列言事,此乃題中應有之意,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謝陛下隆恩,微臣有一事要奏明陛下,已逝特進蕭瑀公忠體國,自我大唐建國起,便屢立奇勳,位列淩霄閣之九,為宰輔之尊二十餘載,高祖屢讚曰:‘公之言,社稷所賴。’,陛下也曾多番籍慰曰:‘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武德年間,不顧險阻,多次於朝堂之上力諫議高祖,為陛下請命;貞觀初……,如此虔誠亮直之臣,實為我朝當中流砥柱也,今其既喪,國失股肱也,悲哉,痛哉,當以文貞之諡表之,覺得後代臣工之典範也,如上以聞。”

“謝陛下隆恩。”

嚴剛乃是長孫無忌一手汲引發來的少壯派官員,平常在朝中也自相稱的活潑,太宗對其本來是頗具好感的,卻未曾想暗裡裡竟然另有著這麼多肮臟之活動,當真令太宗心火狂燃不已,不過麼,倒是冇急著發落於其,僅僅隻是聲線陰寒地叮嚀了一句道。

喬良這麼一動,群臣們立馬為之轟然亂議不已,冇旁的,概因喬良這廝過分殘暴,不奏事則已,一旦動本,那就一準有人要倒大黴了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