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龍戲唐_第567章 觀風江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陛下聖明。”

李恪對陳子明的識人之明自是信得過,這一聽陳子明說來濟有相才,他也自無甚躊躇,非常果斷地便下了定奪。

“嗬嗬,本來如此,朕曉得了,這些年來辛苦子瞭然,且去江南逛逛也自無不成之處,朕準了。”

雖說已然見地過新軍的強大戰力,可畢竟此番改革意義嚴峻,李恪自是不敢掉以輕心,縱使陳子明已然說了可行,他也還是隻是持著謹慎悲觀之態度,並不籌算一上來便大力推行,而是想著先組建出一支新軍為樣本,以觀後效。

李恪之以是會死力同意陳子明所提的劃省而治,概因他本身也發覺到了現行體製下,朝堂對處所的節製力存在著極大的隱患——州郡製的底子實在是處所自治,中心不過隻取財稅罷了,倘若中心強,處所上雖偶有動亂,也不致有太大的題目,可倘若中心一旦出了題目,對處所上的節製力可就根基不存,長此以往,必有盤據之景象呈現,真到當時,大唐實在也就名存實亡了去了,周朝就是個最較著的例子——所謂的天下共主不過就是個木雕泥塑罷了,各地諸侯底子不會將中心政權放在眼中,此一條,有過處所管理經曆的李恪自是看得比太宗要通透上幾分,之以是未曾急著劃省,不是不想,而是火候未至,一旦新軍編練有成,那便是中心收權之時,當然了,在此之前,對各地多加體味自是必不成少之事了的,正因為此,這一聽陳子明提到了觀風天下一事,李恪的精力立馬便是一振,緊著便問起了詳細章程來。

陳子明雖是對新軍組建一事不置一詞,但是新軍之以是能組建,全然是陳子明一力所為,在定案之前,李恪終歸是須得好生與陳子明商討上一回的,若不然,怕是李恪本身都不免有些個難以心安。

如此多年來,李恪一向是靠著陳子明主持大局的,現在雖是承諾了要給陳子明放假上一回,可內心頭卻不免有些不襯底,這便緊著問起了替代人選之事。

“陛下明鑒,微臣覺得此章程應是可行。”

一聽陳子明這般說法,李恪不由為之發笑,可也就隻笑了兩聲,便緊著停了下來,冇旁的,概因陳子明所言還真就不假,這二十年來,他一向在勞心勞力地為社稷籌劃著,功勞可謂無數,不管是太宗還是他李恪,用起來都感覺格外之順手,也就這麼一向重用著,渾然冇想過要給陳子明一個喘氣的空檔,一念及此,李恪也自不免有愧在心,自不會在觀風江南一事上有甚貳言,緊著便給出了個明白的答覆。

“子明覺得可便好,那就這麼定了,隻是如此一來,卿嘗對朕所言之政體改革事件卻恐須得延後了,會否影響到五年之預定打算?”

陳子明這段時候以來之以是表示得極其低調,除了是克己自守以避嫌以外,更多的則是他已將事情的重心轉移到了政體改革一事上,為製止朝局動亂,陳子明自是不成能去跟朝臣們公開議論此事,隻能是暗裡裡奧妙打算,數月下來,自是早已有了穩妥之籌辦,此際聽得李恪問起,自是不慌,但見其一抖手,便已從廣大的衣袖裡取出了一本豐富的摺子,恭謹地遞到了李恪麵前的龍案上。

“陛下聖明。”

當初陳子明所上的五年打算之本章但是一環扣著一環的,現在李恪既是籌算在新軍組建一事上以穩為主,自不免便擔憂會影響到後續之打算安排,他但是還等著出兵去剿除高句麗這箇中原之世仇呢,萬一如果遲延太久,一旦讓高句麗完整緩過了氣來,豈不是要平增無窮之變數了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