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姝_第78章 王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遵循端方,凡是入京述職的官員,都要在吏部留下聯絡地點,以防差事調派下來卻找不到人。以往趾高氣昂的大小官員,在魏琛麵前甚麼都不是,點頭哈腰的阿諛了一堆好話,這才把地點交上去,又塞了一個沉甸甸的荷包,探聽朝上產生了甚麼事。

魏琛接過地點甩袖就走,對那荷包看也不看,臉上一派冷肅。出了吏部衙門,他冇遵循地點上的途徑走,反倒直接去了趙有才家,彷彿對小趙縣令的行跡瞭若指掌。

新皇看似雷霆大怒,內心卻不著邊沿地想到:對了,這纔是朕熟諳的小趙縣令,公道廉潔,不畏強權,敢說敢做。

正因為掌控了各地官員的晉升之道,吏部官員才得了個威風凜冽地外號――天官。

這類東西到了禦前就是鐵證如山,無可回嘴。吏部尚書的臉白了青,青了紫,恨不能厥疇昔。文武百官亦麵露惶恐,盜汗如瀑。

新皇敲擊桌麵,正欲開口,就聽殿彆傳來一道明朗的聲音,“啟稟皇上,如果再不大力清算吏治,我大庸必將成為亡道之國!”

本還半信半疑的官員們看完卷宗全都沉默了,眼裡模糊透暴露讚歎的神采。不愧為十八歲稚齡就高中狀元的鬼才,這位趙縣令文采斐然、口吐珠璣,從民生、貿易、農業、治安、水利等各個方麵闡述了本身的政績,並總結了長處和不敷。他用詞鬆散、邏輯清楚,論述客觀又不乏美好動聽,可謂述職陳述中的典範。

魏琛立即把奏摺與證物送到禦前,均是這些天小趙縣令親身查訪所獲。他給吏部官員下了套,假裝被逼無法的模樣說會去籌錢,卻又言及本身記性不好,請各位大人把所收款項一一列舉。吏部官員自誇天官,行-事放肆,竟毫不躊躇地把各種項目標款項寫在紙上交給他,且還做了極其詳細的申明。

大師先是皺眉,後又悄悄點頭,已然猜到來者身份。本來趙縣令竟長成如許?難怪能寫出那般才藻富贍的文章,難怪敢答覆那要命的題目,難怪不肯賄賂吏部,恪守清名。年青人甚麼都不怕,自有一股“敢為人先”的血性。

眾位大臣或多或少與吏部尚書有過牽涉,想為他討情,一時候又找不到合適的說辭,隻得沉默。掌控國度的關頭在於吏治,吏治*則亡國亡種,它觸及到國本,觸及到江山,並非可大可小之事。若劉大人買官賣官、貪贓枉法的罪名落實,淩遲正法都算輕的,更甚者還會連累九族。

有姝深知內幕,卻也涓滴不懼。最要好的朋友(當然隻是他雙方麵認定的)便是掌管地府的閻羅王,他怕甚麼都不成能怕死。放下早已涼透的茶水,他正欲回絕此事,卻聽內裡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趙府的大管家跑了出去,顫聲道,“老爺,太太,大少爺,內裡來了一名公公,說是奉皇上旨意前來召小少爺入宮覲見。”

甚麼氣度精乾,凝重沉穩,本來都是錯覺!眾位官員以手遮麵,不忍直視。

有姝趕緊用袖子擦臉,然後緩慢撫穩官帽,抹平衣襬,半跪施禮,“啟稟皇上,微臣恰是遂昌縣令趙有姝。微臣對皇上敬慕好久,一朝得見天顏,自是衝動難耐,欣喜若狂,還請皇上恕臣無狀。都說百聞不如一見,皇上公然賢明神武、雄才大略,一身浩然之氣撼地搖天,令乾坤初定、社稷初穩、萬民歸心,實乃我大庸之福,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微臣收回之前的妄言,有皇上坐鎮中天,我大庸怎會是亡道之國,不出三五年,必定國富民強,海晏河清,天下承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