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穀旦擇定七日以後的八月初五,到了這日,庫房執事備了香表、貢品、爆仗、煙花,拜了三清四帝,靈虛道長拈香祭告曆代祖師,又向張天師隱居的山嶽遙拜。林公玉著上清派俗服向張天師隱居的山嶽和靈虛道長行三拜九叩之禮,又向靈虛敬茶,呈拜師帖,靈虛喝了一口茶,接過拜師貼,為林公玉加持灌頂。統統禮畢,靈虛道:“林公玉,你雖是俗家弟子,卻也須尊三皈五戒。”林公玉道:“是。”靈虛大弟子衝元子手執黃卷,朗讀門規戒律,林公玉畢恭畢敬跟從唸誦。
即有了收徒之意,靈虛反倒孔殷起來,忙命人擇穀旦,籌辦收徒事件。靈虛要收林公玉為徒之事一傳出,上清派高低無不驚奇迷惑,靈虛的徒子徒孫都覺祖師爺的做法太太草率,平空多了一個乳臭未乾的師弟師叔,不知今後如何叫的出口,卻也無人敢直言反對,隻是暗裡裡群情。
高齊聽了,不由得設想著林之奇佳耦常日餬口的景象,想到林之奇對陳婉星情深義重,體貼順服,心中不由一陣酸楚,暗想:“婉星如果嫁了我,我也必然對她言聽計從,就算她想要天上的玉輪,我也想體例給她摘下來。”
靈虛一席話,高齊和常金平相顧驚詫,又見靈虛笑容滿麵,不像打趣,一時不敢信賴本身的耳朵,卻也不敢出言禁止。
童言無忌,這小小孩童不知天高地厚,竟把拜師的事隨口說出。靈虛十幾年來,再未收過一個弟子,最小的徒孫也比林公玉大上十來歲,聽了林公玉的話不但一怔,隨即啞然發笑。高齊方回過神來,聽了林公玉的話也不由驚詫,忙道:“師兄,玉兒他......”靈虛擺了擺手,說道:“為何要拜我為師?”林公玉道:“回道長,高叔叔是您的師弟,我若拜了道長的門徒為師,再見高叔叔就要稱呼師叔祖了,也要叫清時哥哥為師叔了,那不是差了輩分了嗎?”靈虛見高齊口齒清楚,聰明靈慧,非常歡樂,便道:“高齊,當年師父收你為入室弟子時,你和他年紀差未幾大,現在老道我也要收一個黃口小兒為徒,這便是天意了,也罷,老道就收你為關門弟子。”
唸誦結束,靈虛道長又對林公玉道:“玉兒,從現在起,你便是我的關門弟子,我們上清一派自東漢祖天師道陵祖師創派以來,曆七朝九百餘年,乃天下道指正宗,世受朝廷冊封。天下道門稱我上清派為正一道,何為正一?正者不邪,一者不雜。正一之心則萬法歸一,故曰正一。我們修道學武之人,武功凹凸還在其次,品德纔是第一,他日你行走江湖,定要立操行正,行俠仗義,天下為先。”林公玉道:“弟子謹遵師父教誨。”
靈虛嗬嗬一笑,道:“你願不肯意拜入上清派,跟我們這些老羽士學武功呢?”林公玉看了一眼高齊,見他怔怔的入迷,隻得說道:“情願。”靈虛指了指常金平,說道:“他是我的六弟子,讓他做你師父,你可情願?”林公玉不由得看了一眼常金平,見這個羽士臉孔馴良,身材和中,正笑眯眯的看著本身,心中非常不肯。他年紀雖小,卻也有些聰明,便說:“老道長,我想拜您為師?”林公玉此言一出,靈虛與弟子都不由一怔,要知上清派在江湖中的職位不輸少林,又受朝廷封賞,靈虛是上清派中僅次於張天師的人物,近二十年來上清派的大小事件皆由他來打理,江湖當中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拜他為師,的確比登天還難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