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璽記_191|一七九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穆安之答後道, “如玉媳婦還製出了連弩, 皇祖母冇見, 方纔我與內閣幾位大人,另有陛下太子一道試那連弩,非常精美得用。”

“陸侯摺子裡亦是擔憂此事。”穆宣帝道,“這件鐵甲,送到兵部讓他們研討對於這類鐵甲的兵器,看可有好的體例。”

“給了呀。”李玉華莞爾,“我說木香姐鬥大的心眼兒也就三兩個,不過都是把心眼兒用在大事上。她說鍛鐵的體例很多,她隻是給那人一種最淺顯的,雖能用於繃簧,卻不是最好的。她從那幾冊書上學到很多,這方劑就當酬謝那人給她的幾冊書。”

“更嚇人的是,有一天正下凍雨的時候,外頭還颳著西北風,樹上的葉子都掉冇了,眼瞅就要入冬了,那人給木香姐拿了好幾本鍛鐵的書,放下一包銀子,請木香姐幫著想想體例。”李玉華說的活矯捷現,“那一包銀子足有百兩,把我們嚇的,心驚肉跳的,小九叔都想悄悄去縣城報案,恐怕是那裡來的能人。”

“你覺得完了?還冇完哪。”李玉華接著說,“等快過年的時候,我記得是臘八,那天在喝臘八粥。那人又來了,這回給了木香姐一本手記,上麵的字我也都熟諳,就是合在一處不知是甚麼意義。瞧著既有刀劍鍛造,也有一些兵器圖紙,畫的很簡樸,也不像墨跡所畫。此人請木香姐幫他修一件暗器,也是圓筒狀的,那一頭密的跟蜂巢似的,那是一種一次能射出很多硬針的暗器。如果誰挨一下,立即就能射成馬蜂窩。”

穆安之道,“兵部這些年,並冇有稱得上神兵利器的兵器製造出來。與其給兵部,不如給木香姐。”穆安之彌補一句,“就是裴太太白氏。”

“另有如許的奇遇。”

“嗯,這個就是用新機子織出來的。新機子還是客歲木香姐跟裴狀元去北疆的路上畫出來的,這是頭一批的布,用的是我們故鄉收來的上等大棉桃。”李玉華道,“本年開春我就在京郊跟很多農家簽了種棉花的左券,我出棉籽,他們種,種多少我收多少。現在我們在郊野的織坊,一天十二個時候輪班織布,上上等的料子先供宮裡,略差一等的就放到店裡,另有客商直接從通州船埠運到南邊去。”

穆宣帝的寢殿以內,鐵甲穿在十字木樁之上,鐵片如鱗片般覆蓋,偶有陽光落下,漾出一抹生鐵森冷寒意。

李玉華道,“主如果木香姐的織機好,作坊裡的織機外頭都冇有,我們是獨一份。”

這回穆安之是真的獵奇了,“是不是木香姐不會修繃簧?”

李玉華道,“之前我也不曉得木香姐還會製□□, 不過這對她也冇甚麼難的,我們織布用的織機就是木香姐製出來的,新式織斜紋的機子就有上百個部件。她從小就對這些事靈光,一想就能想明白。我們之前在故鄉,夏季到山高低獵夾,用的都不是老式獵夾,木香姐改的新獵夾,我們過個三五天去山上,都有斬獲,有一回還逮了一頭鹿,扛回家吃了半個月。”

明天對於穆安之李玉華佳耦是個極喜慶的日子,倆人被藍太後留在宮裡用了晚膳方回家。李玉華回家路上就迫不及待的問穆安之裴狀元能不能升官,穆安之道,“剿匪是軍功,升官是必然的,就是如玉媳婦,也會有犒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