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璽記_230|二一八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寺卿三番兩次托情,難怪程侍郎避而不見。白肇東道,“我是想著,倘有案情能幫得上忙的處所,還請程大人開口。眼下案情如此,就不必想著脫罪逃罪之事了。拖得太久,反是於案子倒黴。該是魏家的罪,魏家不逃。倘是有人栽贓,我們也能幫著辯白一二。合座兒孫,總不至個個有罪。”

白肇東這話不大好聽,倒是大實話,李寺卿點頭,“是啊。”他的長女嫁的是魏家長孫,那孩子年青,縱是有罪,也不是甚麼大罪。

說完這些事,白肇東便起家告彆,魏老夫人留他說,“你這返來,我們這一家子總算有了主心骨,留下來一起吃個晚餐,我們也說說話。”

白肇東不負魏老夫人之望, 一回帝都便先往刑部辦理了一回, 再為魏家未入獄的女眷供應了室第, 總在族人家寄住不是個彆例。不說旁的, 嫡支吃了官司, 旁支戰戰兢兢, 一向扶養這些女眷, 諸多財物開消, 神采也不多數雅。

而魏家這些女眷是被奉侍阿諛慣了的,縱知今不比往,一時也難以適應。

晚風凜冽的刮過臉頰,侍從張潔站在馬車畔,見他出來,趕緊上前奉侍。白肇東道,“如何把馬車都帶來了?”

李寺卿連聲道,“好,好。”

白肇東坐在車內,取了食盒中的糕點,先倒一盞溫水,抿抿唇喝了。

“母親,我瞧著白公子是真的肯經心。”魏夫人說。

“杜二爺夏季也是坐車的,氣悶也就這冷的幾天。”張潔說,“車裡備了點心,早晨怕要吃很多酒,爺你先墊一墊胃。”

真是得托白肇東少時名聲,另有他在馮侯身邊數年,帝都權貴官員他熟諳的很多,雖則冇啥友情,起碼見麵認得。像程侍郎,十年前隻是低品官階,白肇東也是認得的。當然,人家瞧不瞧得起他是彆的一回事。

“大夫人放心,雖見不到人,吃食棉被我都央人送出來了。另則,傳聞並未用刑,你們可稍稍放心。”白肇東道。

李寺卿較白肇東年長十來歲,頜下三縷美須,為人隨和。他是永安侯遠親的堂兄,雖現在算不得永安侯府嫡脈,但也是遠親旁支。李寺卿跟白肇東探聽,“你如何約到的程侍郎,以往我與他也算認得,自從魏家的案子,因我厚顏托了他兩遭,他現在見我都躲著走。”

“您這就客氣了,便是您不交代,我也會用心。”白肇東溫聲道,“眼下就是這麼個景象,你們儘管安住,丫環使女都是用慣的,我還安排了兩個內管事,張嬤嬤趙嬤嬤。有甚麼事儘管叮嚀她們,外頭有總管張叔,也是最穩妥老練的。”

魏老夫人道,“待這案子了了,肇東的事我們也要籌議著辦一辦,畢竟是咱家的骨肉。他又是如許的好孩子,待老將軍回府,這個兒子,是要認下的。祖宗祠堂那邊,得奉告一聲,族譜上,也得有他的名字。”

總之是兩廂的不安閒。

“好。那就不擔擱你了。”魏老夫人見他公然極肯經心,心中很對勁,親身起家相送。

本年雪大,白肇東又令管事買了三萬斤細糧,一萬斤送到天祈寺,一萬斤送到帝都府,也都是用來佈施貧民。最後一萬斤送到埋頭庵,讓埋頭庵幫著恩賜。

帶頭的是位一身青衫的中年人,那中年人腰懸一柄墨色彎刀,望之四十許人,實在,此人十年前就是這邊幅,十年後仍然,傳聞當年老侯爺在的時候,還曾在老侯爺身邊聽用。詳細甚麼年紀,白肇東也弄不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