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
太子妃身著明黃色鳳袍,在李玉華看來,跟藍太後那一身無甚不同,不過,她跟孫嬤嬤學過,藍太後與陸皇後的鳳袍都是九尾鳳凰,太子妃按規製是繡有八尾鳳凰,皇子妃親王妃都是七尾,郡王妃再次一等,及至其他宗室誥命,是不能著鳳鳥服飾的,那叫逾製。
“都在。”李嬤嬤從袖中取出一把係紅繩的鑰匙,繞到桌後翻開個小抽屜拿出兩本簿子來恭敬遞上去。穆安之翻閱一遍,到廚房與孩子們住的屋子裡看了看,雖都寒儉,清算的卻很潔淨。叮嚀李嬤嬤幾句便到下一個舉子倉去了。
如此,一世人方坐下。
李玉華看孩子們年紀不一,有些大的約有十二三歲,小的還在繈褓當中被人抱著懷裡。穆安之一行出去,嬤嬤們紛繁起家,孩子們也不敢再吃了,放下筷子站起來。
把小易打發下去,李玉華說,“我還覺得跟我們到天祈寺舍米似的,做個模樣哪。”
“安濟坊、惠民藥局都是藥堂,這個臨時擱一擱。慈幼局的題目最大,以是慈幼局歸你,舉子倉、嬰兒局那邊,一個給華長史,一個給陳審理。臨時先不要奉告他們,行動那日再與他二人講,你們帶足人手,當真查驗,切不成泄漏動靜。”
自嬰兒院返來,就是重陽節了。二人進宮獻禮過節,因立儲之期將近,此次宮中重陽節並未大辦,不過皇家宗室聚在一起吃了頓熱熱烈鬨的重陽酒。
有位略大些的女孩兒悄悄起家,柔聲道,“我去給殿下盛飯。”
李嬤嬤誠惶誠恐的端來兩碗糙米飯,這女孩子放下兩碗燒蘿蔔,李玉華細端量她,見她生的精瘦,眉眼矯捷,卻也未幾一言,放下菜就輕手重腳的退下了。
穆安之吃過午餐,方到李嬤嬤平常理事的屋裡,屋裡擺了幾分小黃菊,清算的簡樸潔淨。李玉華悄悄的嗅了嗅,請穆安之坐在正中坐椅中,穆安之問,“平常可有甚麼難處?”
李玉華就跟穆安之一起出門,她也不坐車了, 改騎馬。穆安之特地令人尋了匹溫馴的母馬給李玉華騎, 彆說,李玉華騎的有模有樣。
太子妃向藍太後行大禮,藍太後頜首,嘉許幾句。太子妃並不久留,拜彆慈恩宮後由女官引領至鳳儀宮,向陸皇後施禮。禮畢,太子妃回東宮升座,諸王妃、公主、郡主、宗室女眷、外命婦前去行大禮拜見儲妃。
穆安之眼睛不知往哪兒一晃, 頜首,“是看不出來。”
李嬤嬤趕緊請穆安之屋內安坐,穆安之擺擺手,“無妨,先看看。都用飯哪。”
接下來便是立儲大典,穆安之把事情交代給杜長史,杜長史道,“那天恰好是立儲大典。”
小易亮出腰牌, 李嬤嬤趕緊躬身施禮,“見過殿下。”
李玉華上前一步,抬手虛虛向下按按,“都坐下,殿下過來看看大師夥兒,今後慈幼局的事就歸殿下管了,過來跟大師認個麵兒。今後有甚麼難處儘管跟殿下說,他必然為大師處理。都坐下用飯。”
李玉華先是聽到模糊樂聲,樂聲越來越近,便見周紹出去回稟,“太子妃娘娘拜見太後孃娘。”
一行人先去安濟坊惠民藥局,往櫃檯前看了看, 查了幾樣藥材就走了。及至中午到慈幼局, 正趕上慈幼局用飯。為首的是一名身著靛藍粗布衣裙的李嬤嬤,見到穆安之一行出去,出來問,“幾位老爺所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