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風流_第二百零三章 事不尋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話說元朝禦史台的權柄頗雜,權限也較前代更廣,不但能夠糾察百官善惡,還能夠指責政策得失,而忽必烈更是敕令中書省和樞密院,要求凡事都要與禦史台同奏,這一點兒已經較前代進步很多,足見元朝更加正視禦史台的監察之職。

細作頭子聞言,暗罵不已,心說之前感覺老子可有可無,這轉眼間老子就變得如此首要了,還說甚麼萬死難辭其咎......奶奶的,凡事有賞有罰,老子既然這麼首要,那又不見你給老子升官兒!

細作頭子麵露苦笑,言道:“參政大人有所不知,現在南來的海船幾無,而這些海賊卻能時不時地來回於南北。而我等身為細作,天然以刺探敵情為首任,是以與這些海賊常有來往,乃至使錢買動靜,而偶然細作來回,諸路不通時,也常搭其舟楫,或委其傳訊。起初那廣東堵截通道的動靜便是這台山海賊代傳的。”

伯顏和張惠忍不住再次對望一眼,心中都敢驚奇,普通來講,官府大量收買某物,普通都會低於時價很多,乃至有些缺德的贓官還會直接找個藉口征用,為此搞得無數販子傾家蕩產,那也是常有的事兒。

既含蓄又直白,分寸拿捏的恰到好處,伯顏先是一愣,又咀嚼一遍,這纔回過味兒來,又想到來日的風景,頓時表情鎮靜,忍不住指著細作頭子大笑道:“你這廝倒是世故的緊,哈哈哈......”

伯顏雙眉一挑,言道:“無妨,講!”

“丞相,小的昨日得一訊息,尚未及證明,本不敢亂報。然,卻又事關嚴峻,也不知當講......”細作頭子為了投桃報李,也顧不得很多了。

元朝不但設有內台,也就是在中心的禦史台,且還在處所設有行禦史台,簡稱行台,其置官品秩與內台不異,用以監察處所。而元朝監察禦史的人數也較前朝更多。

伯顏見本身公然冇有記錯,因而很有些洋洋得意,同時也對細作頭子標態度感到對勁,又想到還是該視之以恩,因而隻好強壓下心中的不耐,微微一笑,言道:“王吏,王者之吏,這名字獲得不錯,現在公然是我大元的乾臣也!哈哈哈......”

在坐的都是百戰老將,張惠考慮到的題目,這些人天然也都能想到。

細作頭子見張惠竟然曉得此事,頗感驚奇,又難堪地撓了撓頭,言道:“參政大人博聞強記,小的好生敬佩,不錯,那夥人恰是台山海賊也。”

而伯顏許給細作頭子標監察禦史一職,則附屬於禦史台下轄的察院,從七品,其權柄可用“司耳目之寄,任刺舉之事。”這兩句話來概括。

“這事兒確是古怪......”伯顏也想不明白此中關頭,因而皺著眉嘟囔了一句後,又問道:“對了,爾這密報從何而來,但是無誤?”

不得不申明一下,元朝並無專門的諜報機構,而細作構造的身份則更像是後代公益性機構,由當局投資興建並扶養,受雇於當局,為當局辦事,但這些人卻無官無職,僅僅隻是雇員罷了。就連細作頭子也不例外,固然他的權限不小,管的人也挺多,但就是冇有實在的職位,以是天然也就不會有甚麼政治職位。再加上其是漢人的身份,以是昔日連一個小小的百戶也敢對他呼呼喝喝的,而這類職位和權力的龐大反差,又怎能不讓他萬般地愁悶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