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風流_第一百四十四章 欲蓋彌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文天祥聞言,感覺有理,亦苦思不已,半響後,方言道:“莫非是時賞與吳浚已率軍折返了不成?唔,韃虜定是因懼被我合圍,是以才逃亡猛攻,希冀能在我雄師合圍之前,博得一安身之所也!對,多數便是如此了,哈哈哈!”

張汴暗歎一聲,心說若能如大帥所想的話,那還真的是可謂古蹟了,唉,韃虜數路同攻,現在西去的通道已被韃虜蠻夷截斷,是以趙時賞、吳浚的二路偏師到底是個甚麼環境汀州督府可謂是一無所知,如此優勢,大帥竟然還胡想著能將敵軍合圍,這......這也未免過分於悲觀了點兒吧!

張汴點了點頭,說道:“我以問過信使,並無特彆緊急之事,隻是通報今上行在已駛離南澳,籌辦前去廣惠一帶罷了。而方纔我見大帥閉門,不知何事,因而便令信使就在外間等待,大帥稍後見他便是。”

“哦?此言何解?”文天祥如有所悟。

文天祥還是不解,遊移地問道:“欲蓋彌彰?朝宗何出此言?”

張汴曉得文天祥口中的二軍是指派去取寧都的趙時賞和派去取雩都的吳浚,現在江西戰事得勝,這二軍孤軍在外,當真是傷害之至。

就在文天平和張汴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忽聞偏殿門外有人聲傳來。

“大帥賢明,隻是汴實在不解韃虜為何懼我南返,按說不管是走南向經上杭過蕉嶺撤入梅州,還是向東繞漳州本地入潮,終究皆是退入廣東境內,這又有何分歧,莫非韃虜已經占有了漳州麼?這......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張汴指著書案上的地區圖大惑不解。

文天祥虎軀一震,喃喃言道:“莫非韃虜成心差遣吾等向東而去不成?”

文天祥也是眉頭緊皺,沉吟了好久,方言道:“漳州另有八千守軍,守將亦是忠義之人,當不會等閒城陷。再者,那韃虜如果真占了漳州,則必設法設法逼我軍東退,以求能來個前後夾攻,卻千萬不會像現在這般恐怕我軍棄城而走似的。隻是......韃虜為何獨怕我軍南退呢?”

張汴的話說的很含蓄,翻譯一下,這意義不過就是在說,韃虜迫於嚴令要將我等圍住,可他們的兵力又不敷,以是就想出了這個逃亡進犯,擺出一副不敢遲延時候的架式,實在就是為了讓我們誤覺得本身救兵將近到了。

張汴體味文天祥的脾氣,曉得大帥不到最後關頭,是絕對不肯捨棄二軍單獨遁逃的,並且大帥還在胡想這吳浚和趙時賞能領兵回援,將突襲汀州的韃虜來個合圍。

“大帥,兵法有雲,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韃虜以實攻之停止實圍之事,正合兵法之精華也。畢竟韃虜兵力本就不敷以圍城,而嚴令之下,不得不可此舉以求誤導我等也。”

文天祥點了點頭,說道:“南澳確非久居之地,今上移駕,也是明智之舉。也罷,我們先不說這個,朝宗但是感覺韃虜派馬隊扼守住南麵通道,是因不想我軍南撤麼?唔,這確是有些古怪。”

文天祥出了一身的盜汗,心說若真如此的話,那本身差點兒就要中了敵軍的遲延之計了,但是......

“啟稟大帥,末將有事稟告。”

文天祥聽出來人是本身族侄兼親衛隊長文群的聲音,心知對方定不會無事來此滋擾,因而非常驚奇地與張汴對望一眼,這才言道:“出去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