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長歌_第6章 避居興慶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

影象中,此人名叫李忠告,年五十來歲,原是先帝順宗,也就是李惲祖父李誦身邊的大寺人。“永貞內禪”後,順宗搬家興慶宮,不久病逝。李忠告隨順宗遷過來後,被任命為興慶宮使,辦理興慶宮平常瑣事。

“孫兒拜見祖母,問祖母貴體安好?”影象中的王太後形象也非常恍惚,本來這身材仆人與太後也不如何靠近,不過現在不能失禮,李惲便跪下,手掌貼地,額頭輕磕在手背上。

“嗬嗬……那不是冇體例麼,也冇如何打傷你,冇事就趕車走吧,你家小娘子應當買好了東西,能夠正等著呢!”李惲訕訕一笑,拔開攔在身前的馬鞭,鑽進了車裡去。

馬車一停穩,大哥車伕就先跳下車,搶步到蕭小娘子麵前連數落帶告狀,還躬著腰彆過腦袋給蕭小娘子看,估計是後腦起了個大包包,蕭小娘子心疼地幫他揉著,目光狠狠地瞪過來。

戴上笠子遮著臉麵,過了東市北門外這一段路後,李惲放下心來,未幾時就到了通陽門外,白日宮門是開著的,與保衛的神策軍廂批示使打過號召,被領進通陽門內甕城中等了一會兒,內裡出來一名大哥內侍,迷惑地打量了李惲半晌。

到了殿前,已有兩排十幾名內侍宮人列隊相迎,這陣仗禮節完整不像是驅逐小輩。李惲也不好多說甚麼,在一名年宮女的引領下步下台階,順走廊到了正殿東側前堂上,就見一名穿著樸實,年約五十多歲,頭髮斑白的老婦人跪坐在廣大的矮榻上。

“喲……澧王殿下要去看望王太後?這恐怕不太合適啊,殿下可得想明白了。”

再回到東市坊牆轉角那兒,蕭小娘子正在牆外柳樹下,手裡提著兩個竹篾編成的提籠,能夠是些吃食。妙芸懷裡抱著兩筒深色的綢緞和一卷白絹,另有一個紅漆小木盒,看就是些較為貴重的簪花金飾等小物件。

這一中午搞得身心俱疲,李惲早就累了,不耐煩地說:“冇甚麼好想的,煩勞先派人知會一聲,還請帶路吧!”

等過幾天,京兆府和各大衙門應當把案子也辦得差未幾,就看他們辯論出甚麼成果了。固然祖母一定能庇護本身,但陪陪祖母也老是好的,老爹也必定不會惡感。

李惲一陣惱火,隻好轉過身當冇瞥見,點頭苦笑嘀咕道:“唉……奴性太重,智商又這麼低,該死一輩子做人奴婢……”

東西帶進宮是要被查抄的,李惲隻好照辦,隨李忠告一起步行,過光亮門,走龍池西岸前去大同殿,王太後就住在那兒。

“喲……惲哥兒長這麼高了啊!快快起來!上前來讓哀家看看!”王太前麵帶淺笑,端方地坐著,放在腹前的兩手中正搓數著一串念珠,顯是平時唸佛的。

“好啊!孫兒正閒著呢,自當為祖母代庖!”李惲一聽大喜,正愁找不到好話題,也冇好藉口留住在這邊,這下有事做,總算能順勢在這避避風頭,張望一下風色,還能儘儘孝心。

“虯鬚大眼睛”的壯漢頭上還是戴著遮陽笠,左肩上揹著搭褳,手裡提著一包裹衣服雜物;右肩用一根寸許粗的熟銅棍拗著一包被服,聳拉著腦袋跟在前麵。

“嗬嗬……也冇多久,本年元日大朝,惲哥兒不是見過哀家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