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之奪明江山_第140章 “白衣渡江”之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此言一出,大部分元兵不假思考,高呼願為內應,隻要一小部分人對著背叛的元兵大聲怒罵。

董清治軍嚴明,為安撫城中百姓,當日便傳令軍中,軍令如此:“如有妄殺一人,妄取官方一物者,無一例外,定斬不饒!”

世人見那吳兵拿取的物品並不貴重,都來勸說,董清倒是冷著臉,以一副至公忘我的姿勢厲聲喝道:“你們無需再勸!此人雖是本將的舊部,但本將的軍令已經收回,此人明知故犯,當按軍法措置,何況軍法之前,大家劃一,明天縱使是本將犯了軍法,也罪該當斬!”

董清麵色刻毒,命吳軍將士擺列成兩隊,一隊手執刀槍,一隊則手持金銀。

守城元兵認得城下的是己軍兵馬,不疑有他,當即翻開城門,哪知城門剛開,這支‘己軍兵馬’便簇擁殺入。

到了五更時分,天氣微亮,董清將吳甲士手埋伏在城外,隻留百餘精兵身穿元軍衣甲,節製一眾降卒,命他們到城下叫門。

吳軍快船行駛到距岸一百五十步處時,便停了下來,守江元軍見來船一副商船打扮,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隨即派出五艘兵船反對查問。

江陰守江元軍見稀有十條快船敏捷靠近,覺得反元義兵攻來,當即簇擁趕到岸邊,擰刀挺槍,張弓拉弦,隻要來船有一絲異動,便策動猛攻。

董清眯著虎目,冷然喝道:“本將當然曉得你是為了粉飾官鎧,但軍令如山,你如何冇看到其他將士官鎧全濕,唯獨你一人犯法!!!”

阿誰吳兵恍然想起董清下達的軍令,倉猝奉告董清,他是董清昔日血鷹寨的舊部,求董清看在跟隨已久的份上,饒他一死。

董清接領軍令,敏捷提拔善水士卒,當晚便乘快船渡江,夜行晝趕,終究在第二天晌中午分到達南岸。

望著兩箱銀光閃閃的銀錠,盤問的元兵個個都被迷昏了眼,董清笑容更勝,恭聲說道:“小謹慎意不成敬意,還望各位軍爺多多通融!”

董清冷但是笑,向左邊那隊兵馬的統將投去一個眼色,那統將心領神會,一聲令下,手持刀槍的吳軍將士如餓虎撲食,隻半晌工夫,便將不肯背叛的元兵全數砍成肉醬。

此事一出,自是全軍震肅,大家都是對董清心胸畏敬,董清深得軍心,名譽大漲,能夠算是吳國諸將中最有威望的將領。

夜風清冷,緩緩吹拂,江岸邊一片死寂,隻聽得海潮撲岸聲響。

兵貴神速,整合好降卒後,董清率領近兩千人之軍,長驅大進,直取江陰縣城,因無元兵傳訊,加上夜色諱飾,董清所部橫穿江陰地界,竟無人發覺。

活著的元兵看得心驚膽戰,當即又紛繁跪地告饒,這時,董清卻俄然變了一個神采,燦然笑起,好言安撫,取金銀一一贈送,個個重賞。

拿下守岸元兵後,董清一麵派人乘快船,通報位於江心處的鄧愈雄師,一麵將所擒元兵全數調集在一起。

第二天中午時分,天降暴雨,董清正引數十騎巡查四周城門,這時,董清看到一個吳兵取用百姓蓑衣粉飾鎧甲避雨,當即厲聲大喝,呼令擺佈拿下鞠問。

因而,通過“白衣渡江之計”,吳國雄師兵不血刃,兩白天暗渡長江,一舉剿襲江陰縣城。

當晚,鄧愈與葉德新商討一番後,決定采取‘白衣渡江’之計,籌辦快船三十餘艘,以董清為統領,拔取善水士卒扮作販子、腳伕矇混過江,鄧愈則率其他部將領兵策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