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之奪明江山_第154章 葉德新獻毒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鄧愈被董清說得啞口無言,這時,眉頭深鎖的葉德新因為董清這一喝,神采變得豁然起來。

“劉基前番在此駐軍,是為了遲滯我軍攻打丹徒的過程,並給奔襲丹陽的朱軍爭奪時候?”

董清引軍出寨,布好陣型後,策馬出得陣前,湯和見得,當即縱馬迎住廝殺,兩人戰了二十餘合後,董清俄然拍馬退走。

“這如何能夠?縱使丹陽城兵力空虛,但也有三千吳軍銳卒守禦,更有呂珍、宋瀾二將坐鎮,即便麵對過萬朱軍強攻,起碼也能死守半月,何況,劉基此人智謀高深,怎能能夠料不到我們會在半途派兵馳援丹陽,有援兵互助,丹陽城難破,反過來,劉基將大部人馬派往丹陽,那丹徒必然兵力空虛,他如許佈局,會不會過分行險!”

不知甚麼時候,葉德新踏入大帳,鄧愈看著葉德新那晶亮的眼神,內心不由一喜,趕緊起家問道:“維章可有甚麼發明?”

葉德新雙目一眯,歎聲說道:“吳王,那劉基兵行險著,要的就是出奇製勝!他料定我們對他有所顧忌,進軍必然謹慎遲緩,因而將大部分兵馬交由一悍將統領,敏捷奔襲丹陽城。同時,再派殘剩兵馬,在丹徒城外遲滯我軍,據細作來報,鎮江府原有兵馬近兩萬五千,而與我軍對陣的卻隻要六千,也就是說偷襲丹陽的兵馬近有兩萬,如此一來,等我軍殺到丹徒城下,丹陽城早已喪失!”

這場景與盱眙之戰時,鄧愈、李恪算計張士誠那一幕是多麼的類似,隻不過被算計的工具換成了吳軍一方罷了。

第二天,一萬五千吳軍如同滔天波浪般殺往朱虎帳寨,哪知吳軍選鋒士卒進入營寨冇多久,便發覺朱虎帳寨內空無一人。

葉德新目光刹地一凝,寂然說道:“如果要力挽狂瀾,也不是冇有能夠,部屬有一個戰略,能夠讓朱元璋、劉基死無葬身之地!”

鄧愈雙目刹地瞪大,臉上憂色狂湧,不過,葉德新接下來倒是說出了一番令鄧愈心驚膽跳的話語。

本來,明天早晨劉基已傳令朱軍兵馬全數撤回丹徒城,因而,纔有吳軍兵不血刃‘奪下’朱軍大寨這一幕。

葉德新這話一出,鄧愈方纔覺悟,當即謝過董清,傳令各部將領整備兵馬,明天一早齊齊打擊朱虎帳寨。

回到寨中,鄧愈見朱軍兵力固然少於己軍,但大戰起來,卻凶悍非常,冇有想到破敵奇策前,便命令雄師據寨死守不出。

董清本想引著湯和追來,然後命藏伏在刀盾兵後的弓弩手齊發暗箭,先傷湯和,然後再揮軍掩殺,但董清冇有推測,湯和竟然看破了他的籌算。

湯和嘴角翹起一絲詭異的弧度,暗道果然如伯溫先生所說,竟然勒馬愣住不去追殺。

“董征西這話,就如當頭棒喝!兩軍兵力差異,那劉基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難闡揚,我們實在是將劉基想得過分可駭,是以心生顧忌,步步躊躇,如許下去,哪有不敗的事理!吳王,董征西所言有理,我軍該當主動反擊,不能再遲延時候!”

“劉基既然劍走偏鋒,如此冒險,我們無妨將計就計,棄丹陽,狂攻丹徒,丹徒城隻要六千兵力扼守,隻要吳王命令,讓一萬五千吳軍背水一戰,硬取圍攻丹徒!丹徒城十天以內,必定失守,到當時,朱元璋、劉基等人,都成了吳王的階下囚!”

吳軍的一舉一動,每條戰略,每個決定,彷彿都在敵軍的預感當中,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敵軍對吳軍高低統統將領、謀臣彷彿都瞭如指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