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之奪明江山_第53章 南下,南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不,以鄧銘這個莽漢為首的軍官請願團又來求見鄧愈了,隻聽鄧銘甕聲甕氣地說道:“大帥,你看天下四方都亂成一鍋粥了,不說彆的,就說我們的老仇家張士誠,他那兒每天大戰不竭,可我們每天除了練兵還是練兵,啥時候我們也鬨出點動靜來玩玩?”

“此次南下,由本帥親身領軍,李雲起為智囊,董擒虎,鄧伯義,呂國寶、陳明宇等將隨行!郭宏琰、胡通甫、張誌遠留守!”

看著求戰心切的眾將,鄧愈也不好冷了他們的昂然戰意,因而承諾徹夜調集一眾文武商討出兵之事,眾將聞言,都大喜而退。

三今後,揚州路鎮守使禿堅不花聽到來安被圍的動靜,頓時大驚,趕緊命親衛立即告訴統統將領前來鎮守府議事。

鄧愈聞言,當下又是問道:“情勢如此,不知雲起可有破敵妙策?”

半個時候後,鎮守府議事大堂,禿堅不花坐在主位上,麵無神采地將破虜軍攻打來安之事說出,頃刻間,堂下將領齊齊色變。

聽鄧愈如此說,鄧銘頓時有些不美意義地繞繞頭,隨後轉頭向董清、胡大海等人打了個眼色,意義是我已經打頭陣了,上麵該你們上了。

禿堅不花這一喝,頓時喝得一眾將領不覺地低下了頭。

董清此言一出,胡大海、張棋、陳暉等將領也是紛繁出言擁戴,就連投入鄧愈陣營冇多久的呂珍,也開口道:“大帥,這是上天賜賚我軍擴大轄地的良機,此時不出兵,待韃子丞相脫脫騰脫手來,我們便是想出兵也會有萬般顧忌!”

鄧愈計議定下,眾文武領命,歸去各做籌辦。

“以戰養戰,步步蠶食!”鄧愈悄悄嘀咕一聲,隨即大讚出聲道:“好!好!好!雲起神智,此策甚妙!”

聽眾將說得誠心,鄧愈心中一陣苦笑,他何嘗不想早日出兵,何如李恪一向建議他等轄地穩定後,再脫手。

話畢,鄧愈將目光投向了李恪,世人見鄧愈如此,也是不由自主地看向李恪,一時候,全部議事大堂的氛圍非常古怪。

李恪略一深思,然後站起家子走到大堂中心,開口說道:“我軍如果南下,起首要篡奪的便是揚州路西麵的四座重城:來安,六合,滁州,全椒。據細作探報,目前鎮守揚州路的乃是韃子朝廷臨汾王之子禿堅不花,其麾下足有五萬兵馬,且此中多為騎軍,固然五萬兵馬分鎮揚州路各地,但戰事一起,禿堅不花能集合的可戰之兵也足有三萬,可謂是兵強馬壯!”

堂下世人聽到禿堅不花能堆積起碼三萬可戰之兵,先前那急於求戰的鎮靜神情,頃刻變得凝重不已。

鄧愈聞言,又好氣又好笑地嗬叱道:“好你個憨貨!交戰大事豈能兒戲,我軍隻要兩城轄地,加上剛與張士誠惡鬥一場,可謂元氣大傷,根底不穩。冇有規複氣力前,怎能等閒脫手?這才過了多少天,便把你們個個憋成怨婦了?”

李恪見狀,朗聲一笑道:“眼下轄地萬事皆定,確切到了出兵交戰的時候,南邊諸府經濟富庶,人丁富強,且韃子兵力相較北方要弱上很多,出兵南下是個不錯的挑選,如果能拿下集慶路(南京),那我軍便有了盤據稱雄的安定根底!”

見世人都沉著下來,李恪又是娓娓說道:“我軍顛末這幾個月來的招兵買馬,現在總兵力為一萬八千,此中顛末兩月以上練習的兵馬為一萬二千,另有六千新兵正在接管編練。此次出兵,撤除留守泗州、盱眙兩城的六千兵馬,我軍出征兵力可達一萬二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