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婢女沉默不語。
“救?”溫宥娘聽得直挑眉。
這就是郎有情妾成心了,的確再好不過。
那婢女緩慢的昂首看了溫宥娘一眼,見溫宥娘麵上並無肝火,隻低下頭不知想了些甚麼,挑選說了出來,“那娘子也是不幸人,隻因夫君死了,又隻生的個小娘子,就被婆婆看不上眼,被幾個妯娌欺負。孃家倒也在,不過前兩年母親病故,厥後續娶了繼母,較為短長,跟嫂子乾係也不太好,以是也不敢找孃家出麵。最後碰到了世子爺,便被世子爺救了出來。”
孟世子把人一丟下便走,弄得溫宥娘傳聞後隻得將人接進了莊子裡在內院裡安設了下來。
本來是死了丈夫的,看模樣約莫是在夫家立不住腳,這才動了上京尋親的心機。
聽到這要發覺不出不當來就不是溫宥娘了,同時對這周家娘子的身份,溫宥娘心中就有了譜。
當初餘慶年有一名青梅竹馬,約莫大他三歲。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因兩家靠近,是以就訂下了婚約。隻待餘慶年年滿十六,便結婚。
夫君死了,又生的是個小娘子,很多人家重男輕女,也難怪在府中難以安身。
隻現在周家娘子進了京,且看模樣要尋到餘慶年祈求庇護,那麼就算是回到江南城,那一家也不敢上江南城去尋她們母女費事。
溫宥娘挑眉,“冇乾係,那也太剛巧了一些。”
周家娘子的夫君之死,倒也與彆人無關,不過是命不好。但是那男人的二哥,卻不是個好東西。
周家娘子溫聲道:“奴家是前來尋親的。說來能到京中還全賴世子給我們孤兒寡母做主。”
想不到孟世子此人也會做點功德,溫宥娘冷靜地想,隨後這一點設法就被周家娘子接下來的話給打碎了。
被溫宥娘叫坐鄙人麵小凳子上的婢女低聲道:“這個……奴婢不知。”
溫宥娘聽了這話就笑了,“是不知,還是不想說?”
溫宥娘想到這,就問道:“那周家娘子與餘先生之間的友情?”
餘府繁華,能與餘慶年訂婚的天然也差不到哪去。周家娘子的孃家本就算是富戶,加上舅家在本地也算是大戶,生母嫁奩豐富,是以嫁奩也有幾萬之巨。
當然,孟世子將周家娘子接進京,可不是救人於水火用的。
他想娶溫宥娘,兩邊的婚事就不能成,以是著人去查餘慶年的底,好謀算如何拆散兩邊。
周家娘子對餘慶年另有交誼在,若能說動餘慶年娶她,那麼餘慶年跟溫家的婚事就隻能作罷。因是餘慶年的錯誤,也不消溫宥娘去見罪於六房的兩個老祖宗。
人這一輩子,要想活得好,不但看氣力,也得看運氣。而孟世子就是那種冇甚麼本領,但是自幼運氣都不錯的人。
是以得遇孟世子脫手相救,讓她們母子離開苦海,才前去京中來投奔餘慶年。
孟迅這些光陰對溫宥孃的性子也體味了很多,曉得這是個不信偶合的人。
“奴家姓周,乃江南城人士。本日得娘子安設,特來拜謝。”說話的女子聲音軟綿綿的,倒真是江州一帶的口音。
但是哪能推測,餘慶年在十三那一年,竟是父母雙亡。起碼便要守孝三年。
那婢女忙道:“因奴婢自來笑容,易惹主子不歡暢,是以世子便讓奴婢對著主子的時候莫要昂首。”
“奴家要尋的是弘文書院裡的餘先生。世子說小娘子的遠親弟弟與餘先生熟悉,以兄弟稱之,這纔將奴家母子拜托與小娘子。”周家娘子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