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嫡女_第120章 六太爺保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周家娘子當初與餘慶年訂婚,因餘府繁華,是以她母親怕她嫁入餘府冇有底氣,是以便將本身的嫁奩一分很多的全分給了周家娘子當作嫁奩,半點冇留給兒子兒媳。

歸正就溫氏六房與餘慶年及魏山長這三方,在冇有互換庚帖,在衙門裡備案之前,如何說都由他們三方商討說了算。

六太老爺劈哩啪啦一堆說下來,又把餘慶年給說躊躇了。

比及現在,本身撐著門庭,雖有各處友朋互助,但是到底也曉得了些許世事,才覺當初對不起周家,更對不起周家娘子。

但是這與溫宥孃的婚事比擬,卻又是另一回事。

在餘慶年眼裡,溫宥娘就是那位在雨天裡給他送傘的心腸仁慈的小娘子,他又如何忍心見她因為接連退婚而名聲不好。

誰跟你打趣,傻子纔跟你打趣。

六老太爺心中已猜想到這就是那位周家娘子了,隻點頭道:“吾乃曲水溫氏。”

小娘子的聲音軟又糯,聽進人耳中隻覺順耳。

六老太爺也不含混,隻問道:“之前那位周家娘子貌美賢淑,餘賢侄可有所籌算?”

餘慶年雖與溫宥娘有幾麵之緣,也得一送傘之恩,但是要說豪情倒是如何也比不過對周家娘子那一份靠近於嫡親之情的。何況餘慶年對周家娘子另有那麼一份深沉的歉意在內裡。

兩邊前去魏山長那說之時,魏山長也便同意了。

之前是魏山長替餘慶年與溫氏的溫宥娘保媒,現在是溫氏六老太爺對魏山長故交之子餘慶年保媒,實在就一個‘意義’了。

餘慶年不知六老太爺前來,隻低著頭正教誨著周家娘子的女兒識字。而周家娘子就坐在一邊縫著一件較著是男人的衣物。

畢竟魏山長也是世家出身,世家女訂婚退婚甚麼的,倒是比庶族還要頻繁,也算不得甚麼。

六太老爺的話,餘慶年是聽進了內心去了。

此時餘慶年才昂首望向門外,見是六老太爺來了,忙上前驅逐道:“不知溫老先生台端光臨,餘某在此賠罪了。”

“何況,兩家並未互換庚帖,也算不得真正定下。到時就換成老夫,與賢侄和周家娘子做媒,也當說得過的。”六老太爺又道。

餘慶年顧忌溫宥孃的名聲,六老太爺心中舒暢了很多,但是婚事是必須不成的,就道:“可如果成全賢侄與周家娘子,又哪算得於名聲有礙呢?”

六太老爺先是拿周家娘子有本日的了局都是被餘慶年所害說事兒讓貳心中慚愧,隨後又搬出餘慶年的父母來講道,就不怕餘慶年不會心動。

溫宥娘願有成全之美,他也不成能不顧忌到溫宥孃的名聲。

彼時六老太爺剛與魏山長告彆,前去見了餘慶年。但是便是餘慶年的院子門前,便見著了一幅百口歡樂圖來。

六老太爺見餘慶年傻在了那,又添油加醋道:“我府上的娘子道,周家娘子得本日之果,蓋因賢侄你當日之因,若能再續前緣,不止一樁美事,亦算是體味一段因果。便是前輩地下有知,也當是欣喜。”

餘慶年忙起家道:“有何事,老先生請直言便是。長輩自當承庭訓。”

但是要說到最好的處理體例便是娶了溫宥娘當妻室,又納周家娘子當妾室。

六老太爺內心罵著,嘴裡卻道:“賢侄這話就錯了。周家娘子早已與夫家恩斷義絕,連孩子都與夫家再無乾係,又哪來的夫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