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蝴蝶夢:民國名媛往事_·至情至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1964年秋10月,陸小曼住進了病院,病因是肺氣腫和哮喘。中秋節那天,趙清閣買了幾個月餅去看望她,她的鼻孔內插著氧氣管,蕉萃不堪。她氣喘籲籲地對趙清閣說:“難為你想到我,本年我還能吃上月餅,恐怕來歲就……”過一會兒,她又低聲說:“我的日子不會多了。”

陸小曼的遺骨埋在了故鄉,簡樸的陵墓涓滴看不出仆人曾經無窮風景,直到1988年,陸小曼的堂侄――台灣的陸宗在姑蘇東山華僑公墓製作了記念墓,將陸小曼的遺骨移葬於此,墓碑上書“先姑母陸小曼記念墓”,墓上另有一張陸小曼年青時的相片,臉上露著光輝的笑容;同時建的另有陸小曼父親陸定、母親吳曼華的記念墓。

至於陸小曼想葬到硤石徐誌摩墓旁的遺言,卻未能實現,趙清閣在回想陸小曼的文章中提到此事還耿耿於懷:小曼冇有留下甚麼遺言,她最後一個心願就是但願與誌摩合葬,而這一心願我也未能辦到。我和她生前的老友張奚若、劉海粟籌議,張奚若還向誌摩的故裡浙江硤石文明局提出申請,傳聞徐誌摩的家眷――他與前妻張幼儀生的兒子徐積鍇分歧意。換言之,亦即中國半封建的社會心識不答應!

臨終前幾天,陸小曼叮囑堂侄女陸宗麟把梁啟超為徐誌摩寫的一副長聯,以及她本身的一幅山川畫長卷交給徐誌摩的表妹夫陳從周,《徐誌摩選集》紙樣則給了徐誌摩的堂嫂保管。

曾經光彩照人的民國名媛步入新中國,脾氣還是高慢。在政治掛帥的年初,有朋友建議陸小曼插手民主黨派,成為民仆人士,陸小曼懶得寫入黨陳述――可兒家美意多次催促,陸小曼煩了就請門生王亦令代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